大体行程是沿长江上溯,由大渡河峡谷进入318川藏线,翻越横断山脉, 跨过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河流,直至拉萨。继而深入喜马拉雅山系,去珠峰大本营,走希夏邦马峰一线,穿吉隆沟到尼泊尔边境,回走萨嘎,进入世界屋脊中的屋脊阿里地区。
见识冈仁波齐、玛旁雍错、古格王国遗址后继续一路向西,上新藏线,穿过由冈底斯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纽结的八九百公里的准无人区,其中包括令人生畏的库地大阪,到叶城、喀什。
由喀什再上帕米尔高原到中巴边境的塔什库尔干,零距离接触慕士塔格峰的冰川。返程沿南疆一线,在民丰县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轮台。下吐鲁番的艾丁湖低地(-154米),到长城尾端的嘉峪关。
由嘉峪关再度向北,进入沙漠、戈壁包围的额济纳旗。再由额济纳东出走600公里荒漠到阿拉善,翻贺兰山,跟随黄河一路南下。
本次行程除了涉足地理学概念上的名山大川外,还包括不少的人文古迹,以及少量的与当代史有关的探访。
全篇内容分五个部分,按时间顺序为:
一、横穿中原(8月22日——9月10日)
二、蜀道上天(9月11日——9月23日)
三、驰骋屋脊(9月24日——10月9日)
四、大漠风尘(10月10日——10月23日)
五、风光归程(10月24日——11月1日)
评论 我行故我悟:这次去独龙江怎么不见文章,我已经在乳山黑客文中看到你的照片呢,山东我真的会去。
(谷歌的的这张地图只提供10个链接点,而出发点和终点的温州市就占用了两个点,用其余的8个点只能画一条平直的线,而实际行程是扭扭曲曲的。看这幅图,有个大概路线印象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篇幅,我将详写全过程,不免啰嗦枯燥之处。遇到这,跳过去就可以了,下一篇中的或许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ty_莽夫851 2017-01-07 03:09:44
72天两万公里,一天要骑行接近300公里,楼主你确定你没在开玩笑?摩托车或许可以
-----------------------------
我说的“单车欲问边”是引用王维的诗,并非指自行车。我实际上是自驾游,让你误会了,不好意思。
评论 醉翁之意8264:王维的诗想起了现在正火的中国诗词大赛,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得与传承,发扬光大。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我后来到了额济纳,其情境果然与王维的诗境相近。
(2)跨出去,等于走成一半
一、横穿中原(1)
仅有的几个朋友知道我俩旅行的大致方向。有了14年10月在成都半途返回的经历之后,出行的某种详细路线计划就不大跟别人谈起,怕途中有变数。
择定于8月22日出发,这日期是根据进藏日期反推过来的。到拉萨的时间既要在雨季之后,又要赶在10/1旅游大军到来之前。我家有本可择日的日历,8月22日是吉日,利出行。虽然我不信这个,但有了这个所择定的日期,就不会轻易改动了,便于出行准备。
一车两人,我和翁嫂(我妻)。我喜欢凭自己所好无牵挂地行走。旅行是极富个性化的行为,尤其是远途。
第一天的出发时间总提前不了,随车工具如充气泵、牵引绳、工具箱、铁锹、防滑链等,四季衣服、日常用品、户外用品、食品、烧煮器具、摄影文字用具等把整车塞的满满的。直到中午11点多才出动,虽然当日已去不了多远,但跨出这一步,等于成功了一半。
多次出入衢州门户,有点走腻了。改在丽水市转入228省道走龙泉市,基本向西方向不变。
路过的云和湖有点惊艳,3次停车拍照。云和湖实际上是个水库,狭长形,延绵数十公里。
龙泉永和桥(国保)虽曾来过一次,仍有所获。桥头的台基、叠檐,风雨板都很沧桑古朴,只是周边的当代民居总是难以分隔地出现在镜头里,这也是古建拍摄时常遇到的。
永和桥位于安仁镇,原名永宁桥,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清顺治间毁于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易名永和桥。
桥五墩四孔,全长约125米,宽7米。比我以前在闽北、浙南所看的廊桥长2倍余,听说是浙江最长的廊桥。桥墩用条石砌筑,石墩上置悬挑木数层,构成悬臂结构,再架以木梁,铺桥板。桥上覆44间重檐廊屋。
离开永和桥时已是残阳夕照,盘山路上几分幽暗,放弃了计划中的福建浦城县,转到龙泉市投宿。
评论 沫沫0O:请问楼主,每天的行程游玩是当天记下还是回来才写的回忆录呢,我的话玩回来早不知道忘到九霄云外了
@zhuzhi杰 2017-01-07 10:32:32
单车欲问边
===
很有诗意啊
-----------------------------
谢谢!
@世上多变故 2017-01-07 23:35:56
对得起现在的热血年少,对得起以后的青春记忆
-----------------------------
我是老夫了,嘿嘿
@树兮 2017-01-07 23:45:31
去不了。羡慕嫉妒恨
-----------------------------
日后总有机会的
(3)曾经的海上丝路通道?
一、横穿中原 (2)8/23 第二天
从龙泉市沿省道往廿八都方向开时中途转入岔路,这里有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地点在福建浦城县的观前古埠。
原来,观前村古埠是闽江水路运输的最北端。古时货物由观前村上岸,经仙霞关往北走,直到浙江江山的清湖镇,才可以再走水路入衢江、兰溪、富春江、钱塘江,到达杭州。反之由杭州至福州,进而沿海岸至泉州,至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至波斯湾,甚而远至非洲的东海岸,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观前村至清湖镇,就是这条路上惟一的一段陆路通道。
既然仙霞关是旱路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继续往西走吧。重返浙江界,不久遇到了廿八都的被公路截肢的廊桥,廿八都到了。
古镇的名字起得古怪,原来北宋时在江山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便得名廿八都。人称这座三省边界的古镇为“方言王国”,因为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是屯兵和移民形成的。
评论 醉翁之意8264:我前天一个人无事,花了一天时间从余杭开车进山穿富阳到了会稽山再穿到四明山,走走停停,然后到了余姚。在外很多年,走了才知道浙江其实也很美,然后研究了下浙江的地貌和山况。
评论 醉翁之意8264:我前天一个人又开车从余姚进进山,到嵊州在到新昌,第二天在到宁海,一路都是山路好美啊几分几乎没有人路上。
廿八都也需买门票的,买了门票可以进入里面的几座宅院看看。我没买,在古镇里随意逛逛。看到一家门檐别致,拍照时,里面走出一老人,说只要付2元钱,可到他家屋顶拍照。
古镇好逛但不想深究,心中挂念着明天仙霞关的徒步穿越,便向着10公里外的龙井村开去。
青山怀抱相对封闭的龙井村居然有上海老人旅游团在这里连住5天,我住的标间为100元,当晚吃的是我们自带的食品和客栈给烧的3个小菜和米饭。
(4)徒步穿越仙霞古道
一、横穿中原 (3)8/24 第三天
仙霞关,古关隘,有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
仙霞古道,是一条穿越仙霞岭至福建的古道,长几百华里,现保存完好的仅有10多华里。
龙井村为徒步起点,入口的路径客栈老板昨天已向我交代过的。早饭又在客栈吃,包括昨晚的饭菜,老板仅收我俩30元,厚朴呀。出去时老板给我手机号码,说走出仙霞关景区大门时,可给他电话,他帮我叫车,开回龙井村取车。
仙霞古道有黄巢起义军“刊山伐道七百里”之说,实际上大军修建这么长的古道谈何容易。有资料说是南宋的史浩所修,才有了今天所见的石径古道,此说比较靠谱。元代在仙霞岭修筑石砌关墙,才有了正式的仙霞关。
我俩穿越是属“反走”,从第四关到第三关,继而第二关。一路无人,其境过清,不免几分担心......。
黄巢的塑像我没去拍照。仙霞关景区总是扯上“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以为光耀了这座古关隘。其实黄巢是个恶魔,别提他血洗泉州、血洗广州、血洗长安,单说火烧长安城这一项,就使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彻底走向衰落。
《旧唐书》有这么个记载:“[黄巢]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这里写的是黄巢命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采用机械化方式,将活人辗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真是骇人听闻!
反穿仙霞关,自然免了景区的门票。4公里的穿越,强度正好练练腿脚,好作一个长游的体力准备。
下午进入江西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诗句中能够体会气势之盛,也能感觉到一种狂妄和不稳重,和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豪迈不是一种感觉
(5)单车欲问边——龟峰
一、横穿中原 (4)8/25 第四天
龟峰,我指的是江西弋阳县的龟峰,与龙虎山等捆绑在一起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组成部分。另有龟峰山,位于湖北省麻城,也是我准备欲去但尚未去过的同名山。
有点后悔这趟旅行出发时间早了,连续四天的高热使人真切体会“七月流火”的味道。烈日下龟峰大环线行走,整整4个多小时,也够呛。
景区门票60元,无打折。区间车15元,说来也合算,因为它包括了船费。很少有人乘船,可能是不知道吧,我俩回程时就没发现有人在码头,乘船要打电话给老大的。
乘区间车的唯一缺憾是有一段路作为龟峰景区的经典形象的双龟迎客会被一晃而过。下面这幅图就是在车上拍的,角度不理想,把区间车的后视镜也拍了进去。
石墙侧面悬崖上的竖向沟壑是常年雨水侵蚀而成,1.35亿年前开始发育的龟峰是雨水侵蚀型老年期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
换个角度,老人峰大变,头部下面有三个支点搭在身子上,斜而不坠。有砖家说还可延续3-5万年,你信还是不信。
终于到来湖边,四顾无人,也无船。听管理厕所的大嫂说墙上有船老大的电话,你可以打给他。不久,船就来了,清风吹拂,满眼湖光山色,龟峰温柔的另一面。
船抵岸后,另有区间车接应,然后到大门口。
(6)鹅湖书院、节凛冰霜坊、陈氏牌坊
一、横穿中原 (5)8/25 第四天
去鹅湖书院实际上是24日下午的事,因篇幅不够又舍不得割弃,便移到此处。
位于铅山县的鹅湖书院是书院实物遗存中少有的得以原貌完整保存的一处。即使现在开车进去,那条乡间的窄路也是令新手心存畏惧的。凡现在我们能看到遗存的古建,地处荒僻几乎是个必要条件。
单车欲问边——72天18省(含藏、新)4万余里记游
2017-12-18 23:20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