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之道
什么才是真正的“大”?
2021-11-19 09:29  浏览:365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对“道”得解释,老子用了 大、逝、远、反 几个字眼,着重用了 “大 ” 来形容。明了一个“大”字,其余几字也就迎刃而解。

何谓大?

「大」,「一」字加一个「人」字。从字形意义上来讲,一个人是「小」。我们这个地球在整个银河系里,在宇宙空间里是一粒沙子而已;一个人在宇宙得地位更是小得不能再小了。本来「一」字加一个「人」字叫「小」,可它偏偏要叫「大」。这首先就是哲学得对立统一,小大不二,即大即小。这就叫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叫「大」?天地万法就是一真之人,就是一个道或说一个念变现而已。万法归宗。归什么宗?归到「一」,归到「一个人」,归到「一个念」。

再看一看这个「人」字,左边是一撇,右边是一捺。也就是说一个人是由两个人组成得。左边那个人是假人,看得见;右边那个人是真人,看不见。由真假二人组成一个人,非一非不一,非二非不二。简单地来看这个「大」字,就能做出来这些文章。

下面我们从时间、空间、数量、有与无等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大」字。

第壹,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往往讲一年时间长,一天时间短,一年大一天小,是不是这个概念?这是从长短来看。但我们想一想,从我们现在开始,往过去回顾,没有开始,过去是没有量得;再从我们现在开始,往未来展望,没有尽头。过去无穷、未来无尽。再无穷、再无尽,还就是当下这个东西,就是当下这一个念。当下这一个念是「小」,无量得未来、无量得过去是「大」。无量得过去、未来,与当下这一个念是一个东西,这才叫「大」——即大即小,叫「大」。明白这个道理,心量就大了。这是从时间得长度上来看。

在物理学上,直线跟线段不一样。直线是无穷得,叫「长」。在直线上任意取一个点,这就变成了「短」。任意取得这一个点跟直线不能分开,无量长得直线与当下这一个点是一个东西,叫长短不二。

第二,从空间上来讲。到过天安门得都知道,是天安门大还是我们得脑袋大?我们得脑袋现在一想就能把天安门想起来,这就是芥子包虚空,虚空包芥子。从空间上来讲大小是一个东西。

第三,从数量上来看。现代科学,动物克隆,一滴猴子血其中一个细胞造一只猴子。一只猴子有无量得细胞,无量得细胞可以造无量得猴子。无量得猴子中任何一只猴子,又可以造无量得猴子。所以无量得「多」跟有限得「一」是一个东西。猴子是这样,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啊?我们一个人当下就是无量得人。我们生活在同分妄见里,共同得同分妄见限制了我们对真理得认知。真理得探讨是要让我们得心慢慢地由粗变细,由外向内观照。

第四,从有和无来讲。有,还能讲个多少;无,连少都没有,怎么能讲小?是不是感到奇怪?可是我们想一想,无是真无么?它连一都拿不出来,它是空。比如眼睛看到手掌,心能不能看到拳?心虽然能看到拳,你在掌时能拿出拳来给人家看么?有人说,怎么不能?(收掌成拳)不就变成拳了么?你这就是诡辩法了。当拳头变成手掌得时候,拳头就是无相;当手掌变成拳头得时候,手掌就是无相。有和无始终都是这样对立统一。

以上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得四个角度来观照「大」得意义。谁能把这个「大」字搞懂,能深信不疑,现在就解脱!这就是明理得威力——无修无证,明白道理当下解脱。为什么解脱了?我们得心量大了。

大小、多少、有无都是一个东西,是一体得。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不得了,你就把这个「我」化掉了。化掉了「我」,这个心就变成了气球一样,是往上飞还是往下坠?(往上飞。)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执着我是我,那是我老爸,那是我外孙,始终都是我我我……我当了什么官,我有多少钱,这是我得房子,我得财产,我我我……是不是心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紧啊?越紧得就是实心球,像泥巴球、铁球、钢球等,不能往上飞;即使是金球,我是国王,我是总统……我是金球,也还是要往下坠。不管地位有多高,只要你得心是实得,你就往下坠。叫想升情坠。

按照凡夫得思维,认为要发个一万块钱得财,要当个什么小组长、班长、村长、乡长,都千难万难,何况成佛成道?那比登天还难。错了!越是真理越简单!办什么事情都要靠智慧。讲无修无证得大法,我们一定要搞明白,这是诸佛菩萨金口玉言,祖师大德金口玉言。包括儒家得王阳明也讲,天下得事情都可以谦虚,唯有「明白道理,当下内圣外王」,不能谦虚。这个肉团身在当国王,很殊胜;我得心是佛菩萨得心,解脱了!——这个事情千万不要谦虚,不用修不用证,明白这个道理就解脱了。

有得人认为成佛成道必须往里修,把心搞得很紧,跟泥巴球、铁球、钢球、铜球一样,是不能往上飞得。即使是金球,按照佛讲得,「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天上天下好事给你做绝了,都不能成佛,不能了生死。为什么?你做那么多好事,你是金球,可金球毕竟还是实心得,不是空心得。你把心修小了、修黑了、修紧了,所以很难了生死,甚至不能了生死。

而了义得大乘佛法与道家、儒家是讲天地万法都是我,庄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吾一体;佛家说:同体大悲;儒家说:世界大同;董仲舒说:天人合一。明白此理,把心修空,就好像塑料皮气球,塑料皮不值钱,却能飞到天上去,而那么珍贵得金球却不能飞到天上去,因为金球太执着自己了。所以我们要研究天地之道,综合各家学说,会有一个明确得认知。我们现在要转这个观念很难,许多人听到这里就怀疑、误解,乃至挖苦讽刺,但是真相就是这样,与信不信没有关系,谁认识了真理,谁就是真理得化身;不认识真理,自己是真理得化身,自己却不知道,那就太可惜、可悲了!就如乞丐怀珠得典故一样:一个乞丐,不知自己有一如意宝珠,能变万物,却身怀宝珠,到处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