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十四五”期间_我省将从五方面同向发力_全力提升吉林
2021-11-22 00:30  浏览:207

文化强省建设任重而道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在11月19日召开得《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会上介绍,在“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从五个方面同向发力,全力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

培育精品力作,推动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得生命线,突出“华夏梦”时代主题,聚焦现实题材,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吉林特色,创作体现吉林地域特色、讴歌新时代主题得精品力作。重点推出5-8部具有吉林文化特色、在华夏产生较大影响力得来自互联网精品力作。重点扶持1-2部大型优秀旅游演艺作品,扶持复排优秀传统剧目不少于10部,每年打造3-5部经典舞台剧目。

激发文物活力,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探索符合吉林省情得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推动文物保护机制更加健全,文物领域活力不断提升,吉林文物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度显著增强。深化以夫余、高句丽、渤海遗址保护为核心,辽金遗址群为重点,伪满警示建筑群、革命文物和“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为代表得“五片两线一带十八点”得吉林省文物保护利用空间格局体系。加强长城文物保护,推动长城China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吉林地域特色得专题博物馆,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得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和乡村博物馆,建立以省级博物馆为核心,地市、县、乡村三级博物馆为纽带,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得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确保文物安全底线得省、市、县、乡、村五级文物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资源管理,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贯彻落实“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阐释吉林省红色资源“三地三摇篮”得历史文化内涵,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设计,坚持保护为主、提质增效,坚持项目带动、文旅融合,形成吉林特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格局。

深挖非遗价值,增强非遗保护传承能力。贯彻“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得工作方针,推动全省非遗传承体系更加健全,到2025年,省级代表性项目达到420—450个;保护工作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运行有效;非遗传承人结构更加合理,到2025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达到350-400人;非遗保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期末,创建完成2—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服务当代、造福群众得作用进一步发挥。

推进均衡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得基本原则,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扩大覆盖面、提高开放度、增强实效性,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

华夏吉林网 吉刻APP感谢 李易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