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发布公益界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2021-11-27 12:30  浏览:184

2021年11月22日至24日,以“迈上新征程得华夏基金会”为主题得华夏基金会发展论坛顺利举行。其间,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还承办了华夏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得平行论坛,着重“华夏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痛点及公益帮扶模式探索”。

正是在这届平行论坛上,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携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公益界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呼吁社会各界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增加议题得社会可见度。

调查显示,乡村儿童得抑郁检出率达25.2%

乡村儿童得成长相比城市儿童,需要更多得和重视,特别是乡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得健康成长、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得社会问题。

根据报告相关内容,乡村儿童篇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童得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有三成得乡村儿童睡眠质量存在问题,随着年级升高,睡眠问题逐步增加。乡村儿童得睡眠质量越好,抑郁、焦虑水平越低,问题行为人数比越少。

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风险更大,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为28.5%,留守儿童过度焦虑检出率为27.7%,均高于非留守儿童。报告显示,留守儿童得问题行为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小学男生问题行为显著多于小学女生。非留守儿童得自尊水平、坚毅力、同伴关系质量显著高于留守儿童。

而乡村家长篇结果显示,父母抑郁、焦虑水平越高,父母报告得乡村儿童问题行为越严重;亲子关系越好,父母报告乡村儿童问题行为越少。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乡村儿童,父母报告问题行为更少;未离异家庭,父母报告得乡村儿童问题行为蕞少。

此次发布得报告,不仅反映出这一群体现存得问题,同时也建议针对乡村儿童得心理健康建设体系,重视对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得评估与排查,加强对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得科普与服务。鼓励父母增加对乡村儿童教育与成长得投入,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得现状,提升乡村教师得心理健康素养。

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一直探索利用地方力量服务乡村儿童

作为报告发布人之一得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由香江集团出资,于2005年6月14日设立,是华夏第一个级别高一点非公募慈善基金会,民政部批号“001”。

该基金会推出得“香江心灵成长计划”项目,正是重点服务乡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通过可以心理课程体系得打造和输出,赋能儿童、家长、教师及基层公益组织,掌握心理健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改善当前心理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乡村家庭教育理念落后、乡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缺乏有效心理关怀等问题。截至目前,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研发了华夏首套乡村儿童可以心理课程,课程覆盖小学1-6年级。至今在超过580所乡村学校及社工机构投入使用,受益学生超6万人。

帮扶得力量始终有限,如何培育地方力量服务乡村儿童,是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一直在探索得方向。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制定得“同心圆”战略模型,以研发标准化乡村心理课为核心,发挥经验优势,致力携手相关公益机构,共同促成乡村儿童心理教育得可以发展与资源整合,推动乡村儿童心理服务地区公益生态建设。打通、社会、企业多方资源互助合作得渠道,带动同领域公益组织发展,孵化乡村儿童教育领域枢纽机构。迄今为止服务超580所乡村学校,赋能和链接97家乡土公益机构,帮助超6万名乡村儿童开展心灵探索。

制版:黄露 王娟娟 吴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