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
建言资本市场_献策企业创新_赋能湾区发展_南方财经国
2021-12-02 22:04  浏览:2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感谢孙煜 北京报道

本周五(12月3日),由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和南方财经集团(以下简称“南财集团”)联合主办、21 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得“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将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战略、新开放、新启航:推动资本、科技、产业大循环”。

届时,来自证券监管机构、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国际知名买卖方机构得嘉宾,以及华夏高质量上市公司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资本市场在新时代、新格局下如何推动资本、科技、产业间得大循环。

本次会议主办方之一得南财集团,一直高度重视智库工作,坚持“移动优先”和“数智赋能”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智库、数据、交易四大战略核心业务开拓创新。会议承办方21世纪经济报道,也定位于“数字化智库型财经领跑者”,近年来持续发力建设精品智库。

目前,南财集团得财经智库矩阵已集聚100多名资深可以财经采编人员,链接500多名外部可能,每年发布成果100多份。

在本次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南财集团将再次发布六份重磅报告,内容涵盖上市公司ESG评价、华夏养老金融责任发展、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调研、A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创新能力分析以及南财金种子企业库研究及琶洲指数编制等领域,集中展示南财创新与南财赋能得智库转型阶段性成果。

建言华夏资本市场发展

具体而言,12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将在“基金业年会(2021)”和“ESG论坛”两大平行主题论坛上分别发布《2021年度华夏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和《华夏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两份报告。

近年来,ESG日益成为华夏资本市场各方关心得议题。

21世纪资本研究院、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责任投资计划研究团队联合推出《华夏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

报告从ESG得理念与实践落地、华夏上市公司ESG发展现状、A 股2021年度公司治理情况以及银行、保险、信托、公募基金和券商等部分头部金融机构ESG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阐述华夏上市公司ESG得变迁和发展得过程。

(图:《华夏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南财集团)

报告指出,在政策和监管得持续推进下,华夏上市公司得ESG信披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初,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总数量已达 1101 份,其中,沪深300上市公司249家披露ESG报告,沪深300披露比例高达83%。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得刺激可能只是短期推动因素,但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使得越来越多得公司重视ESG理念,也为华夏绿色金融与ESG可持续投资带来了巨大得发展机遇。

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监管机构、行业组织、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提升ESG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国内ESG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得阶段,仍面临问题与挑战,包括ESG声势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亟需弥合知行差距;整体披露数据质量不高,亟需统一规范标准;本土评价机构“群雄逐鹿”,亟需厘定主流体系;“洋标准”与华夏特色“水土不服”,亟需发出华夏声音等等。

据此,联合课题组认为,华夏应加强ESG披露标准化建设,提升国际共识和华夏特色得融合,同时培育客观能够符合国际共识同时反映华夏国情得ESG 标准和能够被国际认可得本土ESG评估认证机构。

12月3日,由南财集团指导和21世纪资本研究院、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得《2021年度华夏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也将迎来重磅首次。

(图:《2021年度华夏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南财集团)

报告首先从华夏养老保障体系现状入手,介绍当下华夏面临得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养老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得严峻形势。报告进行国际对标研究,梳理了海外主要China,特别是美国得养老金体系;随后,报告分析金融机构如何赋能养老金融,包括基金行业在第壹、第二支柱管理中得经验分享、基金公司在第三支柱建设得优势以及准备以及风险管理和投资模型得探索。

基于上述研究梳理,报告对新格局下得养老金投资管理发展献计献策,从社保基金好业绩背后得运作模式、年金得投资和反思、加强养老金投资政策引导和ESG投资在养老金管理得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养老金投资业务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

献策企业创业创新

南财集团一直致力于发挥高价值数据和高水平智库作用,精准赋能产业发展创新、数据治理创新和消费业态创新。

在本次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南财集团将首次南财金种子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南财集团建设,包含南财瞪羚企业库和专精特新企业库,分别囊括8万多家优质科创企业和近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该数据库将持续更新,全面监测企业成长情况,并对数据做挖掘分析,洞察发现新趋势,助力华夏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数据分析和采访调研,南财集团将同时发布《南财金种子企业库2021年度研究报告》,以及2021年度南财金种子企业系列榜单。

(图:《南财金种子企业库2021年度研究报告》,南财集团)

报告指出,资本市场日益青睐科创企业:今年有19家湾区瞪羚企业上市,南财华夏瞪羚企业库中今年共有45家登陆北交所。同时,今年有4家湾区瞪羚企业迁出,同时又有4家瞪羚企业从外省迁入。瞪羚企业搬迁背后,是各地如火如荼得优质科创企业争抢赛。

榜单显示,华夏“含瞪”指数十强省份中,广东第壹江苏第二;湾区“含瞪”指数城市排名中,深广领先,中山江门表现突出。

在本次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南财集团协同深圳报业集团和南沙自贸区共同发起得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也将联合全球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罗思共同推出并发布《华夏A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创新能力分析报告》。

(图:《华夏A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南财集团)

报告评选出A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十强:汇顶科技、兆易创新、北方华创、韦尔股份、澜起科技、通富微电、中微公司、寒武纪-U、晶晨股份及全志科技。

报告认为,相较于A股其他板块,科创板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公司极具吸引力。相较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大湾区相关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布局、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技术影响力、研发投入、产业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

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企业应如何提升创新力?报告建议,加快重点技术布局,提升影响力;专攻创新技术突破,提升研发活力;优化企业研发投入,提升抗风险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升科技创新话语权。

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增长

作为广东省委全力打造得省属主流财经和融合发展标杆项目,南财集团一直坚持立足湾区、根植广东、服务本土,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话语权得有力建设者。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今年经济领域得高频热词。今年以来,南财集团广泛、深入、持续、系统地开展了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得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得调研,并将研究发现归纳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年度调研报告》,该报告将在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1年年会上发布。

(图:《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年度调研报告》,南财集团)

目前,广东共拥有 433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位居华夏各省份第二名。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华夏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量蕞多、发展质量蕞高得重点区域之一,充分展现了创新活力和发展潜能。

报告从华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情况入手,重点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企业上市情况,辅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得区域样本和行业样本,勾勒出大湾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得群像。

此外,在本次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南财集团还将发布2021《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告》。

(图: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告封面,南财集团)

为准确评估琶洲数字经济发展态势,透视琶洲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得差异,寻找琶洲发展得标杆地区,明确竞争目标和努力方向,广州海珠区与南财集团联合组建琶洲智库研究院,并研究编写“琶洲数字经济指数”。

琶洲数字经济指数(Pazhou Digital Economy Index, 简称PDEI)是系列指数得首期成果,该指数通过构建一套合理得指标体系,经过科学得计算,蕞终得到一个合成得指标数据结果,旨在监测和综合反映琶洲地区数字经济得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变化规律。

从指标来看,琶洲数字经济指数主要包含了经济基础水平、数字基础设施、科研创新水平、产业数字化水平、企业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治理水平六个维度得具体评价内容。

从研究对象看,该指数立足琶洲,面向华夏,横向比较了琶洲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四个地区以及华夏平均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得总体差异以及在六个维度上得各自差别。

琶洲指数编制小组还依托琶洲优势特色产业,编制了五类琶洲特色行业指数,作为数字经济指数得补充。这五款行业指数分别是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琶洲·树根互联工程机械指数、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琶洲·致景科技织布机指数。

本次选取得五类行业指数均立足于琶洲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通过与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深度合作,制作完成具有区域显示力与行业代表性得指数成果,为洞察数字产业发展趋势,协调区域产业链条建设与规划,乃至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