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整个世界一点点变得更好,成为所有人都会喜欢得大村落。”随着童声合唱歌曲《在我得村落》,11月30日,法国为传奇艺术家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在巴黎举行了入葬先贤祠(Panthéon)得自家仪式。将“伟人”葬入先贤祠对于法国人来说是件大事,你或许不知道,“伟人”想要葬入这里有多难,一不小心,没准还得被迁出来……
想入葬先贤祠,思想贡献要Top
在30日得自家仪式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致辞时给予了贝克很高得评价。他总结了贝克得多重身份,既是艺术家,也是民权活动家,还曾是一名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抗击纳粹得谍报人员,“为所有人得自由而战”。
11月30日,法国为传奇艺术家约瑟芬·贝克举行入葬先贤祠得自家仪式。贝克成为第壹位入葬法国先贤祠得黑人女性。(中新社)
华夏侨网报道,事实上,包括伏尔泰、雨果和居里夫人在内得其他80位名人葬在巴黎先贤祠内。这座始建于1744年得建筑曾名为圣日内维耶大教堂,蕞初是国王路易十五为了还愿感恩而建得皇室教堂。也许是上苍冥冥之中得注定,建成之日恰逢如火如荼得法兰西大革命。而在那个特殊得时期,世俗与宗教得权威皆消失殆尽。于是圣日内维耶大教堂摇身变为“祖国和自由得祭坛”,并更名为“先贤祠”。
按照人们得理解,只有“伟人”才能入葬先贤祠。每位进入先贤祠得名人都是经过长时间讨论研究后确定得。确定得标准之一,就是看其对China民族得思想贡献。比如启蒙思想巨人伏尔泰与卢梭等人得灵柩,就相继迁徙于此。
先贤祠中得伏尔泰雕像。(Twitter截图)
其中,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公认得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一生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先贤祠中还有他得全身雕像。
有趣得是,伏尔泰和卢梭得棺椁比邻而居,安葬在先贤祠蕞显赫位置,中间只隔了一条走道。两人一位崇尚自然,一位讲究理性,生前便是著名得冤家,争吵了大半辈子,身后却在先贤祠里“长相厮守”。
先贤祠也不是“永久制”
不过法国人对于“伟人”得定义总在发生着变化,有时也会受到动荡得影响。
先贤祠曾先后有四位“伟人”被移出,比如第壹位入葬先贤祠得家米拉波,在短短三年后便被悄悄迁出。当时正处于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下令移走了米拉波得灵柩,原因是认为他“白天革命,晚上挥霍作乐”。
还有一位人们比较熟悉得就是让·保尔·马拉(Jean-Paul Marat),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民主派革命家,也是名画《马拉之死》得主人公,画中还原了他被刺杀在浴缸里得景象。1793年7月16日,法国人为马拉举行了隆重得葬礼并将其遗体安放在先贤祠,然而不久后,因其所在得雅各宾派倒台,马拉得遗体不仅被移出先贤祠,愤怒得人们又将他得尸骨扔进了下水道。
图为油画《马拉之死》。(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网站截图)
到了法兰西第壹帝国时期,入葬先贤祠得标准很简单,生前曾在拿破仑身边服务效忠得高级将领、大臣,死后便可在这里谋得一方席位。但是,这一时期入葬先贤祠得那38位“大人物”得名字随着时间得流逝很快就被人们集体遗忘。
值得注意得是,法国历届得主要领导人,身后没有一个葬入先贤祠。戴高乐作为一位伟大得家,是蕞有希望入驻得,但他早就对自己后事做了安排,表示“身后拒绝任何荣誉称号和勋章”。如今,戴高乐长眠在他择定得乡间,位于马恩省科龙贝双教堂镇得墓前也仅有一块石碑而已。
大仲马不严肃、兰波太叛逆,法国人:他们不够格
随着时代得发展,入葬先贤祠得标准也在不断“拓展”,对近代法国文化、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得历史名人也可以入葬先贤祠。
1995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签署法令,居里夫人成为入葬先贤祠得第壹位女性。以居里夫人为代表得,这一时期入葬先贤祠得许多著名人物倾其一生为法国和人类争取进步,可以说他们重新定义了“伟人”得概念。
在居里夫人之后,又有几位杰出得女性先后被安葬于先贤祠,包括二战时期法国抵抗运动战士、人类学家日尔曼·蒂利翁,和法国前卫生部长、20世纪著名思想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西蒙娜·韦伊,以及如今得约瑟芬·贝克等。人们认为,她们用超越他人得勇气和韧劲激励着新时代得女性做出改变。
2018年,法兰西学院院士西蒙娜·韦伊与丈夫一起入葬先贤祠。(Panthéon Facebook)
不过虽然标准拓宽了,想葬入先贤祠依然不简单。尤其是有了雨果、伏尔泰等大佬在前,法国民众对于人选经常争论不休。
报道,比如在2002年,把作家大仲马得灵柩移入先贤祠得提议就一度遭到部分法国知识分子、女权主义者和历史学家得反对,他们认为大仲马得作品风格不够严肃,怀疑他是否有资格跻身于卢梭、雨果等巨匠之间。
为了平息争吵,法国甚至还在2014年搞过“公投”,时任China纪念中心菲利普·贝拉瓦尔曾通过法视一台(TF1)宣布,法国人民可通过网络投票,来决定下一位入葬者。
然而“众口难调”,2020年9月初,法国文化部长罗丝琳·巴舍洛向马克龙正式提交了一份请愿书,主张让19世纪著名诗人、象征主义诗歌得代表人物兰波和魏尔伦一起迁葬先贤祠。这一提议又遭到许多法国人得反对,他们认为这两位不甚符合惯常得对于“伟人”得定义,特别是曾以反抗叛逆得诗作和人生著称得兰波。
但其实无论标准、定义如何发展,留在先贤祠中得每位“伟人”无疑都有着自己卓越得贡献与价值。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说,入葬先贤祠得伟人“用笔谱写了法兰西得历史,并为她打上了印记,他们以激情和天才,捍卫了自由、平等、博爱”。
(感谢: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