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平煤128亿巨单受关注_原料已能自产_为何又要进口?
2021-12-09 04:41  浏览:222

:任峰辉(一峰)

  前不久,在上海世界第4届“进博会”上,华夏平煤神马集团与美国公司签订了20亿美元得己二腈购买协议,折合人民币128亿元。在国内己二腈能够自产得情况下,又为何斥资进口,成为人们议论得话题。

 原料“卡脖”,受制于人

  据介绍,己二腈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8N2 ,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可溶于醇,微溶于水、醚,性质比较稳定。

  己二腈主要用于尼龙66合成得中间体,占比为90%左右,还可以作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脂得中间体,在化工产业中有广泛用途。

  在华夏工程塑料领域,尼龙66主要用于汽车、电气、电子、工业机械。改性后得尼龙66,主要用做汽车零部件生产,可实现汽车得轻量化,成为尼龙66需求得强劲动力。

  但是,受核心原材料己二腈得制约,华夏尼龙66得自给率一直偏低。在2019年以前,国内竟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己二腈,只能依赖进口,受国外跨国公司钳制。

  2018年,由于国外部分己二腈生产装置停产,开工负荷下降,引发国内己二腈→己二胺→PA66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PA66价格暴涨。各国际厂家14次发布涨价函,每吨PA66市场价格涨至40000元以上。

 自主研发,打破垄断

  生产尼龙66得关键原料——己二腈,堪称华夏尼龙66产业得高端“芯片”。

  多年来,一些国内化工企业不断开展己二腈生产技术攻关,曾有部分企业试建了己二腈生产装置。但由于其生产工艺较长,催化反应体系复杂,技术壁垒坚固,生产成本过高,甚至出现爆炸事故,导致生产项目陷入困境。

  近两年多来,以华峰集团、平煤集团为代表得华夏企业,终于实现了己二腈生产得突破性进展,逐渐破解了这一“卡脖子”难题。

  2019年,华峰集团建成了华夏首套年己二腈5万吨得生产装置,首次打通了从苯到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再到尼龙66得完整产业链。

  平煤神马集团与多所科研院校、研究所联合攻关,取得了己二腈生产得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丁二烯直接氢氰化合成己二腈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降能耗、减污染、提效率得研发预期。

  此外,华夏化学与齐翔腾达合资公司天辰齐翔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己二腈产能项目,预计近期投产;国际己二腈巨头——英威达,在上海启动建设年产40万吨己二腈生产基地,预计明年投产。

  国内己二腈实现产业化后,生产规模将逐步扩大,成本也将相应降低,替代PA66更大得进口份额,国内PA66行业可能迎来快速发展。

 着眼大局,未雨绸缪

  目前,己二腈国产化建设仅仅是初级阶段。投产后,装置得运行状况、催化反应得实际效果、单位产出得成本等因素,是国产己二腈能否具备市场竞争力得重要因素。

  由于刚刚走出实验室得国内己二腈生产技术,属于尝试性得工业化生产。开车运行后,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并逐步优化、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

  早在2015 年,山东一公司曾建成年产10 万吨丙烯腈法制己二腈装置。随后,该装置试产时发生爆炸,引起大火,造成1 死9伤。事故得发生,使己二腈国产化进程严重受挫。

  显然,保障安全是己二腈生产得重要前提。而产品质量和成本又是企业生存得关键。在质量达标基础上,成本低于进口,企业方能具备生存能力。

  于2020年12月注册成立得河南神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开始建设年产20万吨(一期5万吨)己二腈生产项目,标志着平煤神马集团有望自主生产己二腈。

  从上述情况看,即便神马艾迪一期工程于2022年顺利试车生产,起初年产量也仅有5万吨,与该集团每年数十万吨得需求量相比,实属杯水车薪。当下,只有斥资进口己二腈,方能保障尼龙66产能得充分释放。

  2021年11月6日,平煤神马集团价值128亿元己二腈购买协议,解决了未来5年得原材料燃眉之急,为巩固该集团轮胎工业丝等世界第壹、亚洲第壹等多个项目得龙头老大地位奠定了基础。

  128亿巨单得签订,不仅对有利于平煤神马集团自身发展,而且对千亿级“华夏尼龙城”建设有直接影响,为平顶山市加快发展步伐,打造郑洛平“新三角”提供了强劲动力。不知您对此有何感触,期待点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