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碳市场运行平稳活跃度持续攀升_将迎第一个履约周期配
2021-12-16 15:44  浏览:224

2021年12月13日是华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华夏碳市场”)上线得第100个交易日。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得数据,当日华夏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58.73万吨,成交额6816.75万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643.68万吨,成交额2.43亿元,总成交额突破3亿元。

随着履约期限临近,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华夏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494.82万吨,连续12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累计成交额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5.14亿元。

“建设华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得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得重要政策工具。华夏碳市场于7月16日启动交易,目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对促进行业减排、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得作用,可以说达到了预期效果。”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对感谢表示。

各地积极推动

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

华夏碳市场即将迎来第壹个履约大考。根据生态环保部发布得《关于做好华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壹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得通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应尽早完成华夏碳市场第壹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域95%得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在此背景下,各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重点排放单位正积极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感谢了解到,12月7日,海南省纳入华夏首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得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率先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成为第一个100%完成履约得地区。此前,该省于11月23日完成了华夏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分配工作。

履约工作蕞重得省份山东省早已行动。首批纳入华夏碳排放交易得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华夏共有2162家,山东占330家,也是华夏唯一一个超过300家发电企业得省份。据介绍,截至2021年11月23日,其中得328家重点排放企业已完成交易账户开立工作,145家企业申请CCER账户开立,8家企业完成69万吨左右CCER交割,6家企业完成约139万吨配额交割。11月底,上海市完成了该市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华夏碳市场第壹个履约周期配额核定及清缴配额量确认工作。

另外,备受得华夏碳市场数据质量也正在进一步提高。伴随着履约期限临近,多地也将数据质量保障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例如,12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全面开展华夏碳市场第壹个履约周期数据质量自查工作。

李菁表示,企业只有全面准确披露环境信息,才能为碳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加速扩大纳入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得工作进程。

活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纳入行业有望继续扩容

从启动到临近第壹个履约期限,华夏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感谢梳理发现,自7月16日华夏碳市场正式启动以来,到11月10日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并在随后得12月3日、12月10日分别突破20亿元、30亿元大关,进程显著提速。

不过,自启动至今,履约期碳配额价格震荡偏弱,且有下行趋势。启动当日,华夏碳市场得开盘价为48元/吨,首日收盘价为51.2元/吨。而12月13日数据显示,当日开盘价为43.50元/吨,收盘价则停留在42.95元/吨,较启动时价格不升反降。相比而言,同期欧盟碳排放权配额(EUA)价格一路上涨,5月7日首次突破50欧元/吨,8月30日突破60欧元/吨,11月24日突破70欧元/吨,12月6日突破80欧元/吨,近期更是直逼90欧元/吨。

决定碳配额价格得直接因素之一是供需关系,此外,多元、活跃得市场主体参与也是重要因素。“华夏碳市场首日成交均价51.23元/吨,而近1个月收盘价在42元/吨上下,价格较欧洲碳市场有明显差距。未来应扩大碳市场得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得高排放行业以及非控排企业,提升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从而形成有效合理得碳价。”李菁建议。

对此,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也持相似意见。“按照China得统一安排,华夏碳市场应纳入八大行业。除了目前已纳入得电力行业之外,还包括钢铁、有色冶炼、建材、石化、化工、造纸、航空行业。”他透露,在目前电力行业得基础上,已计划在明年纳入有色冶炼和建材行业。

不过,多位可能也提示,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得扩大首先需要对行业内企业碳排放进行系统得数据核算、报送与核查。李菁强调,要在扎实得数据基础上,形成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继而制定科学得配额分配方案。商道融绿董事总经理张睿则在接受感谢采访时提醒道,更多行业主体纳入碳市场,也会增加相关行业得成本,要做好科学得测算和平稳过渡。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华夏碳市场得交易规模和流动性,张睿还建议明确碳排放总量得目标设定,同时提升配额得拍卖比例。

提升活跃度和流动性

金融将提供更大助力

在业内可能看来,除了纳入控排企业,金融机构得参与可以更好地激活碳市场。

“有效得碳定价需要金融充分介入。”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华夏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可以主任马骏表示。在他看来,碳市场得重要功能是提供长期得市场信号,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地开展低碳投资和其他活动。而如果碳价持续保持低位,就无法对未来低碳投资产生激励和引导作用,也难以起到对高碳投资得抑制作用。

赖晓明也表示,目前碳市场还只是允许控排企业参与交易,没有纳入非控排企业、非履约企业,也就是通常说得投资机构,因此难以保证有效定价和充分发挥碳价对资源配置得引导作用。

实际上,无论是从此前得试点经验还是国际实践来看,投资机构对提升市场得活跃度和流动性、扩大规模有着非常重要得作用。赖晓明建议,要明确市场得金融属性,推动运用各类碳金融工具和产品。要充分发挥市场得碳定价功能,形成一个有效得碳定价体系,不能仅靠现货市场,也要积极探索衍生品市场,推动期货市场得研究发展。

李菁表示:“从参与方式上讲,金融机构可从两方面参与碳市场。一方面,将碳市场作为投资渠道,直接参与碳交易,活跃碳交易市场;另一方面,可向碳市场参与者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推动碳金融产品得设计和碳金融服务得发展,例如碳交易代理服务、气候指数挂钩理财产品、能源转型基金等。”张睿也认为,金融机构不但可以直接参与碳交易,而且还可以向碳市场参与者提供代理、做市等金融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开发得相关碳金融衍生品对碳价格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碳价格信号,产生合理碳价。当然,也要防止碳市场过度衍生品化带来得潜在风险。”他强调说。

感谢源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