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公布的2017年金融数据统计和社会融资增量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广义货币(M2)增速结束过去双位数的高增长时代,银行资金运用更加规范,金融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转而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金融与实体经济正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至2017年12月末,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达到8.2%。分析人士普遍认为,M2增速的下滑主要受去年12月银行新增贷款低于预期,导致派生存款走弱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则主要是年末银行受监管指标考核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压缩表内贷款的投放所致。不过,年末贷款的压降并不意味着融资需求的放缓,今年年初银行各类型的贷款需求依然旺盛,预计届时新增贷款、M2增速相关金融指标将有所回升。
年末贷款压降 不代表融资需求放缓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44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估的水平,这也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最低值。新增贷款的走低也是当月社融增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认为,金融数据明显走低并不是实体融资需求下降引发的,主要是因为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银行受表内资源的约束,导致年末为了达到监管指标的要求(如MPA考核、资本充足率约束、流动性指标约束等),集中调整了资产和负债,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贷款投放、同业投 资以及债券投 资。
" 但年末贷款的压降并不意味着融资需求的放缓。据银行反映,2018年年初的贷款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居民、房地产企业、城投平台、企业的融资需求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预计年初的贷款、社融和M2会有一定的恢复。"陈健恒说。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社融增量1.14万亿,但分结构看,银行表外资金投放有趁监管政策落地前"冲规模"的迹象。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称,当月表外贷款占比从11%提升至31%,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均为四季度以来最高,预计监管对委托贷款收紧后增量会显著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