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美国新登月计划与50年前有何不同?日媒:将成探测火星跳板
2018-01-14 02:31  浏览:236

1月14日报道 日媒称,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至今已经过去约50年。将人类再次送上月球的计划已经启动。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2月11日签署文件,命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载人探月工程。中国也在积极探测月球,日本则打算参加美国的载人探测计划。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9日报道,在阿波罗计划中,1969年“阿波罗”11号首次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首名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人类。之后,除了因事故返航的“阿波罗”13号之外,截至1972年的“阿波罗”17号,共有6次成功着陆,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截至目前,人类只有在那个时候抵达过其他星球。

报道称,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在于把人类送上月球。但此次美国将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将之作为火星探测等前往更遥远星球的跳板。美国在奥巴马时代就提出了将人类送上火星的设想,作为火星探测的前一阶段,此次增加了载人探月的内容。特朗普也解释称,“不仅要在月球插上国旗,还将为探测火星打好基础”。

报道称,NASA正推进2030年代中期将人类送上火星的计划。作为探测火星的跳板,美国正致力于在绕月轨道建设“深空门户”空间站,已确认与俄罗斯展开合作。在这一潮流下,美国希望将让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建设有人基地。与深空门户一起,将月球基地作为前往火星的跳板。

如果从地球直接前往火星,出发时必须携带大量燃料,进行发射需要大量的费用和劳力。但如果把所需燃料和设备运到月球基地或宇宙空间站,从那里出发前往火星等处就能节省燃料。

如果能建成月球基地,还将有助于开发沉睡在月球上的资源。此前的探测发现,月球上存在水和铝等资源。可以期待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用作火箭燃料。此外,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测器发现月球存在巨大地下空洞,美国也对此非常关注,希望查明建立月球基地时能否利用这些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