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吃中药忌口那些事儿,你吃对了吗?
2018-01-15 05:33  浏览:252

中医是传承五千年的文明瑰宝,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人,对中医都有特殊的感情,特别是患上慢性疾病患者,都希望中医药能够帮上大忙。

中医无论是健康保健、病后康复、慢病调理、治病减症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

那么,喝中药到底需不需要忌口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前,先要知道中医如何看病。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一、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呢?

中医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就是结合患者的症状、体质、舌脉,遵循中医理论,为患者开出药方,随症加减。

或攻或补,或益气养阴,或清热解毒。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冬天受凉感冒了,畏寒怕冷,鼻流清涕,咳白色痰,中医辨证为风寒感冒,于是处以经典的麻黄汤而很快痊愈。

同样是感冒,如发生在夏天,往往则表现为发热、腹泻、口渴喜冷饮,这时候则辨证为暑热感冒,需要用新加香薷饮了。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治病是讲究因时因人而异的。中药是医生的重要武器之一。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麻黄药性偏温,而黄芩则性偏寒用来治疗热证等等。

而每个病则也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

中医就是将不同的中药按照药物的性质,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来辨证论证、治病救人。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我们变很好理解喝中药到底需不需要忌口的问题了。 二、中药到底需不需要忌口呢?

有人说,吃补药就不能食用萝卜,萝卜会耗掉补药的气,吃凉药忌生姜大蒜,

也不能吃牛羊肉,因为它们都是温补之品。那么,中医经典理论典籍到底是咋说的呢?

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

(网络图,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