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就是客户(即我们说的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支付的用来购买他希望得到的保障额度需交的费用。
而保额就是保险公司(我们俗称为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承担的赔付责任的额度。
举个例子说,假如有个客户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年交保费3000元,选择交费20年,重疾保额10万,身故保额10万。如果罹患癌症,额外给付50%的保额(即5万),轻症是20%的保额(2万)。那么这份保险的保额到底是多少呢,可能是10万,可能是12万,可能是15万,也可能是17万。现在的保险设计的有点复杂,责任比较丰富,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概念搞清楚。
那么现金价值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说,就是退保金。现金价值的所有权属于投保人,对保险公司来讲是它对客户的负债。简单地理解,现金价值就等于客户所交的保险费扣除保障成本,再扣除服务成本,加上我们的剩余保费在保险公司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利息,这就是现金价值。
利息是怎么确定的呢?就是我们讲的预定利率。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预定利率有2.5%、3.5% ,最高的是4.025% 。预定利率决定了保费和保额的关系,即同样的保额(就是某一天保险公司一定要支付给客户的那笔钱),预定利率越高,保费就越便宜;预定利率越低,保费就越高。
用预定利率来理解保费和保额的关系,我们只能来讲它的趋势。更准确的说法,预定利率决定着现金价值和保额的关系,也就是说保费中扣除了各种成本之后,可用于投资的部分,刚才我们说的叫现金价值,它是按照我们既定的预定利率增值,最终有一天它会等于保险金额,那一天就是保单设计过程中所约定的满期,也许是80岁、88岁、100岁,或者是105岁。
举个例子,就像刚才说的年交保费3000元的重疾险,第一年的现金价值,我们假定为1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4000元。二十年交满之后,现金价值是40000元。如果我们这个保单设计的时候约定的满期是100岁,那么到100岁的时候,现金价值就会变成10万元。为什么我们不交钱了,我们的现价值还会长呢?就是因为我们刚才说过,对于传统保障型保险,保单满期的时候,现金价值就等于保险金额。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还给客户的钱就是客户自己的钱连本带利给他的,保险公司没有赔偿。如果出险早于这个日子,就会有差额,这就是保险公司的风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