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抗菌药是“万能药”?滥用会“害死人”!常见三大误区介绍
2018-01-16 22:00  浏览:247

耐药菌问题已成为了全球性问题,预计在30年之后,全球每3秒钟就会有1个人死于抗菌药的耐药,在中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1928年青霉素意外发现;1943年青霉素实现批量生产;二战末期,盘尼西林横空出世,并被广泛用于控制受伤战士伤口感染,以此救下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

至此,抗菌药物成为了控制感染的强有力武器,也日渐成为了大众意识里的“万能药”、“尚方宝剑”。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发现不少患者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咳嗽就迫不及待的请出“尚方宝剑”,以表重视,以求达到快速消除疾病的目的。

(网络图,仅供参考)

殊不知,这些都是对于抗菌药物认识和使用的极大误区。为此,湖南旺旺医院药学部统计常见抗菌药物使用误区。 误区一:抗菌药真能包治百病?

“包治百病”的估计只有LV、爱马仕等奢侈品牌包包,抗菌药做不到。

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人群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家中会常备抗生素,而五分之一的人坦言有感冒或拉肚子会自行服用抗生素。

但其实大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由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开立之后,患者凭处方在专业合法的医疗机构或正规药店里才能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同时,抗菌药只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消灭作用,对病毒、寄生虫是无效的。比如病毒性感冒宜服用抗病毒药;由脆弱双核阿米巴引起的腹泻宜选用抗寄生虫药,而不是滥用抗菌药。

正所谓对症下药,武器虽好,也要合时宜,利剑该出鞘时再出鞘。

(网络图,仅供参考) 误区二:抗菌药代次越高疗效越好、价格越贵越好?

大众的消费理念里,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是成正比的,药品作为特殊商品来说也不例外,但一味追求贵的和等级高的并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