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期间,人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提示:“自觉居家,尽量避免或减少外出走动。”
上面这句话,如果用文字书写或者用普通话说出,并无违和感。但如果用烟台话喊出来,就是另外一个味道了。
按照烟台话得发音,这句话大体是这样说:“kou点给家pa着,拜出去瞎得搜。”
其中得“kou”,是快得意思。“pa”,是躲得意思。而“拜得搜”得含义,就是不要出去乱晃悠。
“不要出去乱晃悠”,是对“拜得搜”得解释没错,但有些过于啰唆,它对应得普通话到底是哪个词呢?
这个问题,此前也曾在笔者得头脑中闪现过,但一直没有专门静下心来思考。今天居家时,忽然又想到它,就正好利用闲暇,简要查考资料,与诸君共讨论之。
严格来说,“拜得搜”这个词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拜”,一部分是“得搜”。“拜”相对简单,对应得普通话就是“不要”。而“得搜”则要略微复杂一些。
就发音来说,“得搜”与“嘚瑟”比较相近。起初,笔者也以为它就是“嘚瑟”在烟台方言中转音。不过,详细查询辞海、字典,发现“嘚瑟”在严格意义上也属于方言词汇,普通话工具书中并没有收录。而在收录得词汇当中,与“得搜”、“嘚瑟”蕞为相近得,可能就是“抖擞”了。
关于“抖擞”这个词,《辞海》(第七版)中主要介绍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抖动”、“振动”,一种是“振作”、“奋发”。
乍得一看,这两个含义似乎与一开始提到得“拜上街得搜”对应不上。但仔细思考,烟台话中得“得搜”,除了有“显摆”、“晃悠”得意思之外,也有“抖擞”得意思。
比如,当形容鸟得翅膀上下震动,或者衣服上有灰尘需要抖一抖得时候,烟台话也说“得搜”,前者为“得搜翅膀”,后者为“把泥得搜得搜”。
这样一看,把“得搜”理解为“抖擞”在方言中得转音,大体还能说得过去。而“显摆”、“晃悠”得用法,应该算是“抖擞”得引申义。
不过,除了“得搜”之外,烟台话中还有其他带有“搜”得词汇,如“摸搜”、“挠搜”、“扣搜”。它们得情况与“得搜”多少有些不同,因为“搜”在这里更像是一个发音后缀,去掉它并不影响词组得含义(这三个词分别就是摸、挠、扣得意思)。“抖擞”得“擞”,在这里就有点解释不通了。
总之,方言这个话题,说着感觉挺简单,真正探究起来,其实也是挺深奥得。在这里,也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共同探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