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在同学家喝茶聊天,她说元旦放三天假有啥计划,我说没有!
她说咱们出去玩吧,我说去哪啊?
她说去西安吧,我说不去,去过两次了!!
那她又说去杭州吧,我说不去,也去过了!
最后说苏州呢?还是去过了!!
要不去南京吧,我没去过,可这回我同学说,她去过好多次了!!然后她说我爸都没去过,带我爸去~~
最后协调一下,南京和苏州,好吧,各让一步!
说完就开始订票,29号下午北京-南京的票还有,1号下午苏州回北京的已经卖光了!最后只能取道上海回京,苏州-上海-北京,绕了个圈!然后我每天都去刷票,终于在28号晚上看见有票了,又退了上海回北京的,损失了5%的订票费,不过也值了,赢了时间,也省了钱!
还有4天就出发了,赶紧上网查查都去哪,然后订酒店,制定攻略,29号下午出发,4个多小时候到了六朝古都,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跟个土豪同学出门真不错,酒店都不用我花钱,她订了夫子庙的国信状元楼,打车的司机说了,这是连战来南京住的酒店~~
参加完科举考试就去旁边的秦淮河青楼去浪~~就像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的图书馆对面也是青楼~~
酒店吃完丰富的早餐后,准备出去逛,今天的计划是先去拜谒中山陵,然后去玄武湖走走,再去鸡鸣寺吃个素斋,下午去南京博物院参观下,看看中国三大博物馆的珍宝~
孙中山手书的“博爱”
一直都说北京雾霾严重,我觉得南京也够严重的,都看不清,PM2.5有300多~
陵墓广场的孝经鼎,1933年秋建成,是中山大学同学与戴季陶捐赠。鼎内藏六角铜牌,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鼎面铸“智、仁、勇”三字。
出了陵园打不到出租车,只能坐这个到地铁处才行,赤裸裸的垄断!
以前去过明十三陵几次,所以对明孝陵不感兴趣,我也不是朱元璋的粉丝~~去了玄武湖畔的鸡鸣寺~
1
0元香火券,免费给三炷香~~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
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梁武帝曾在同泰寺(现鸡鸣寺)阅《涅槃经》。经中记载,佛言:“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梁武帝读到此,遂有感于大乘佛教的菩萨慈悲思想,积极提倡素食,于天监十年,即公元511年,在同泰寺广集天下佛教弟子,并颁布《断酒肉文》,令天下所有佛教弟子不得食肉。从此,食素就成了中国汉传佛教弟子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美德。鸡鸣寺也成为汉传佛教素食文化的发源地。
餐厅内的佛像
已经过了饭点,都空了~
平安面,这是网上很多人推荐的,味道还不错!我说还有两只“虾”!服务员立马说“假的假的!!!”O(∩_∩)O哈哈~我当然知道是假的,就是惊讶太像真的了!味道也像!
南京博物院,《国家宝藏》节目中的九大博物馆之一,还不错,国内三大博物馆之一(不算国博)值得来看看~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一九三三年由蔡元培先生等倡建的国立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大殿,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作为博物院主楼。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某些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傅抱石 (1904-1965), 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美术理论家和画家之一。南京博物院作为收藏傅抱石作品最为丰富和集中的机构,设立了"傅抱石艺术馆",集中展示傅抱石绘画、篆刻及学术成果,彰显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也以此怀念先贤,激励后进,弘扬傅氏家属的公益精神。
傅抱石在重庆时期的作品,分为人物画和山水画两部分。人物画主要表现历史上的影响的人物和人物故事,如屈原、苏武、石涛,同时也以古代优秀诗篇为创作的题材,如《琵琶行》、《长干行》、《唐人诗意》、山水画以《夏山图》为代表。
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在地下一层,走在其中将会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民国馆的每个细节都力保“民国化”,所有细节都有据可查,它采用了全新的互动模式设计,能让观众走在一条民国的旧街,体会到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各种风土人情。
进入博物院的主楼去先看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明代宣德御窑瓷器的巅峰之作“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青花瓷一般都是白底蓝花,而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一反常态,不惜费时费料,以昂贵的进口青料作为蓝底,以白釉为花,表现汹涌的海浪。在瓷炉外壁翻涌的海浪中,又绘有重峦叠嶂,代表寿山福海之意。寿山福海,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比喻“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2007年11月19日,南京博物院经专家和市民从40多万件院藏文物中评选出的18件“镇院之宝”集体亮相。这18件“镇院之宝”包括金蝉玉叶、广陵王玺金印、徐渭《杂花图卷》、利马窦《坤舆万国全图》、沈寿绣品《耶稣像》、金兽、透雕人兽鸟玉饰件、青瓷神兽尊、银镂玉衣、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金观音菩萨立像、鎏金喇嘛塔一组、错银铜牛灯、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错金银重络铜壶、竹林七贤砖画、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建院70多年来首次评选的18件“镇院之宝”横跨从远古到近代的5000年文明史,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镇院之宝”~~透雕人兽鸟玉饰件,新石器时代透雕人兽鸟玉饰件:该玉饰件距今约5000年,是迄今出土最早的人兽鸟图案透雕精品,为良渚文化玉器之珍典。
新石器时代~镯式玉琮,阳起石软玉,黄绿色褐红斑,玉质晶莹。其形作圆筒状,外表有四块大小相同、间隔相等的长方形凸面,各有一组阴线琢刻的兽面纹,为中国至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兽面纹。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祗的一种法器,距今五千年左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镇院之宝”~~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为良渚文化琢玉工艺的一件精妙无双的代表作品。造型为矮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上节是人面纹,下节是兽面纹,这是一组表示神人骑在神兽上的象征性图案,为良渚文化人们宗教信仰的核心。
战国~青铜错金银立鸟几何纹壶,盖钮上立一飞鸟,盖周与足下均立三飞鸟,耳上作兽面,通体错银并镶嵌绿松石。
“镇院之宝”~~东汉银镂玉衣,这是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银缕玉衣在我国仅发现一件,1970年出土于徐州市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中。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
“镇院之宝”~~错银铜牛灯,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
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的雪桥策马图轴 ,以粗笔写画山峦树石, 线条雄阔劲健。敷色简淡,天空、溪水皆以淡墨烘染,空留出皑皑雪地,不施白粉,然雪景寒意俱足。文氏以细笔青绿山水见长,粗笔山水较为鲜见。
说走就走的旅行~新年假期南京、周庄、木渎、苏州休闲游
2018-01-16 23:16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