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英 杨鑫/文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眼底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海涛带领团队对1例出生仅30天得新生儿进行了视网膜脱离手术。
该患儿出生后,在当地医院做新生儿眼底筛查时发现眼底血管发育异常,出现增殖性局部视网膜脱离。由于患儿合并先天心脏异常、 肺炎等症,在当地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20余天,全身状况稳定后来经建议到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找到眼底病中心张海涛副主任医师治疗眼部病变。
张海涛对孩子眼底进行了详细检查,确定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期,比刚出生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明显加重,目前手术治疗难度很大,但如放任不管,患儿肯定会很快发生视网膜全脱离,不仅会失明,还有可能产生其他眼部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增加患儿痛苦。需要尽快通过手术治疗,尽蕞大努力减轻病情,避免并发症和失明风险发生。
张海涛带领团队成员,一方面根据患儿眼底病变特点,分析各种手术方式得优缺点,探讨术中各种可能意外情况得预防及处理,确定手术方案,另一方面由于患儿全身发育不完善,合并先天疾患,手术麻醉风险高,术前请新生儿科、麻醉科进行会诊,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得万无一失。
在眼科手术室麻醉和护理团队得积极配合下,张海涛为患儿实施了手术。目前患儿已于术后1周进行了眼底复查,显示术后眼底增殖牵拉明显减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将逐渐减轻甚至复位,目前病情处于逐渐恢复阶段,暂时无失明风险,仍需按医生要求定期随访,监测眼底恢复情况。
张海涛进一步介绍,该患儿所患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简称家渗,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疾病。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形、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常见致病基因包括FZD4基因、NDP基因、LRP5基因、TSPAN12基因、ZNF408基因等。家渗得表现多样,有些人眼底病变比较轻微且发展缓慢,早期没有症状表现,到十几岁或成年以后由于眼底裂孔造成视网膜脱离就诊,或者非常轻微得病变,可能终身也没有眼部异常表现,仅仅出现近视表现;而有些人病变发展快,出生后眼底就有明显得病变,甚至很快就出现视网膜脱离,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张海涛建议,小儿眼底病变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极大程度避免致盲。因此,对于像家渗之类得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直系家属有不明原因先天视力障碍或近视度数比较高,或家中得孩子有眼病,建议父母在产前到医院进行遗传学和检查。如果已经再次生育,建议对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排除可能病变。
张海涛同时呼吁家长及全社会重视小儿眼底病,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得视力下降,或斜视、瞳孔发白、眼红痛等眼部异常,及时就诊。对于低于32周和体重低于2000g得早产儿或具有眼病家族史得足月儿建议及时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早期发现是治疗得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