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请收藏北京12月29日电今日,教育部举办会,教育部新闻办主任、续梅公布了华夏教育报和华夏教育电视台评选出得2021年华夏十大教育新闻。
1.华夏职业教育大会召开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月12日至13日,华夏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前夕,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0月1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得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China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2.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华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华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China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12月17日,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得若干意见》。
3.高校基层工作条例印发 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4月22日,印发修订后得《华夏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基层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条例》是新时代高校党得建设得基本遵循。8月17日,第二十七次华夏高校党得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压实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增强基层功能,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4.新修改得教育法通过 丰富完善了教育方针得法律表述
4月29日,十三届华夏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教育法》得决定。其中将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精神将“劳”纳入教育方针,丰富完善了教育方针得法律表述。
5.“双减”工作全面启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5月21日,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得意见》。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标志着“双减”工作全面启动。教育部等19个部门组成“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教育部统筹各方、多措并举,提升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部署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扎实有效推动“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6.庆祝华夏成立100周年 青春誓言礼赞建党百年
7月1日,在庆祝华夏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勉励青年“以实现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华夏人得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得殷切期望”。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得铮铮誓言。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成为青少年得精神底色。
7.回信勉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得引路人
9月8日,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华夏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华夏广大教师致以节日得祝贺和诚挚得祝福。勉励广大教师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得引路人。今年1月,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得指导意见》,这是以来第壹个全面系统部署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得文件。
8.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艺体高考进一步规范
9月15日,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个省份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这意味着华夏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至此,华夏已有21个省(市、区)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9月24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得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可以考试招生工作得指导意见》发布,扩大省考国考范围、改变“重可以轻文化”倾向、保证招考公平公正成为改革得方向。
9.华夏教材工作会议举行 深入推进新时代华夏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10月12日,华夏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华夏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举行。会议提出,加快形成华夏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党和China意志,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新时代华夏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用华夏理论解读华夏实践,形成华夏特色得话语体系。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新时代华夏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
10.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 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由十三届华夏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从法律层面对家庭教育相关内容作出规定,让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此前,《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喜欢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