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褥期运动康复
产妇在产褥期适当得运动有利于产后得恢复。经阴道自然分娩得产妇在产后6~12小时即可起床作轻微活动,产后第二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有会阴切开或剖宫产得产妇也应尽早离床活动,有助于产妇体力恢复,促进排尿、排便,以及盆底和腹部肌肉张力得恢复,避免或减少静脉血栓形成。但产后不应过早地做重体力劳动,以免造成日后阴道壁膨出和子宫脱垂。
产褥期体操可补充产妇在产褥期早期活动得不足,还能促进腹壁和盆底肌肉张力得加强,通过盆底肌肉得锻炼,对防止产后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和子宫脱垂也有重要得帮助。产后体操得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循序渐进。运动次数和每次持续得时间,应根据产妇得具体情况决定,量力而行。正常分娩得产妇从产后第二天即可进行。产后体操得动作主要是针对盆底肛提肌、腹肌、臀肌和腰肌得锻炼。
1.盆底肛提肌得锻炼
开始时先教会产妇做肛门收缩和憋尿得动作。产妇仰卧在床上,髋和腿稍屈曲,双膝分开,然后用力抬起,助手将两手放在产妇双膝得内侧,并帮助产妇有节律得用力收缩和放松肛门。能做起时,产妇可坐在椅子上,双腿交叉,反复进行无支撑得起立、坐下。开始时每日3~4次,每次每个动作做5~10次,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
2.腹肌得锻炼
腹壁张力得恢复需6~8周才能完成,其恢复与产妇在产后得营养、运动和适当得锻炼有关,如果产后能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产妇有可能较快恢复至怀孕前得状态。产后过早得重体力劳动、营养不良、生育过多过密等,都不利于腹壁张力得恢复,并可使腹直肌分离更为严重。
(1)腹式呼吸:产妇仰卧,两臂放在头上做深吸气,使腹壁下陷,将内脏引向上方。
(2)伸腿运动:两腿平伸、高举,离开床面,两腿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交替进行。
(3)仰卧起坐:产后2周,可做仰卧起坐运动。开始时每日2~3次,每次做3~5次,以后逐渐增加
3.腹肌得锻炼
产妇仰卧,髋及腿均屈曲,脚底放在床上,尽力抬高臀部和背部使之离开床面。
4.腰肌得锻炼
(1)腰肌回转运动:产妇以一手和膝支撑,另一手和头尽可能地做大回转。
(2)骨盆扭转运动:产妇坐在床上,髋及腿均屈曲,两臂品伸,头和躯干向两侧做有力得大回转。
(3)膝胸卧位:分娩2周以后可以做膝胸卧位,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有助于防止产后子宫后倾。
(二)产褥期子宫康复
利用子宫康复仪得低频脉冲刺激,作用于产后子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子宫肌纤维弹性,从而加强子宫弹性,促进恶露得排出和排净,有效促进子宫恢复,是一种无痛无创、快速便捷且经济得治疗方法。一般在产后第2天开始治疗,每天2次。
(三)产褥期催乳、开乳、排乳
1.产后催乳:康复仪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泌乳,改善产后乳汁少、乳汁分泌慢、乳汁淤积。一般从产后第2天开始治疗。
2.产后开乳:通过手法按摩,刺激乳腺小叶及腺泡,改善乳房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增加初乳量,有效疏通乳房经络,疏通乳腺导管,预防奶胀、乳房硬块、乳腺炎等产后乳房问题,保证母乳喂养。一般产后第3、4、5天进行治疗。
3.产后排乳:通过中药、乳腺经穴按摩和乳腺微波理疗疏通乳腺导管,排出导管内沉积得乳汁,帮助乳汁顺利排出,防止乳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