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如何让自己内心强大?
2018-01-19 05:10  浏览:217
Where there is pain, there is information.

谢邀。内心强大的好处是:(1)不怕经受痛苦,(2)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人们会希望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内心强大和成功是正相关的。

要了解怎样可以内心强大,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内心强大,什么不是。

内心强大有时会和麻木弄混。麻木不是强大。麻木可以让人不害怕痛苦,那是因为感受不到痛苦。麻木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但那是在僵化的伦理规则下,权衡利弊做出的“正确”决定(例如牺牲2架飞机的乘客,换来2000个其他人的平安;而不是想办法救活所有人)。

麻木可以带来自我保护的感觉,所以被广泛采用。但麻木是不好的,因为长远效果和连锁反应:对自己痛苦麻木的人,必然会对他人的感觉麻木,所以在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时,不会有孟子说的“不忍人之心”(简单来说就是“不忍心”),于是会给别人带来更多的伤害。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完成的。

对于伤害的客体(也就是别人)来说,他/她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将同样程度的伤害回报给你。这样伤害就变成了恶性循环,痛苦也开始恶性循环。如果由此将他人变成了麻木的人,那么伤害将会向更多的人扩散。

麻木是指对感觉麻木,但同时头脑的思维可以是很活跃的。所以一个感觉麻木的人,可以引经据典地参照许多道德的规则,来判断或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例如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明明自己很委屈,但是被家长/老师/领导/伴侣指责为做错了事情。这是在他们的愤怒、胆怯或无力感太强烈,以致于掩盖了他们感知你的感受的能力的情况下。

所以,当不怕痛,居高临下指责或评价他人时,一个人看起来是强大的。这不是真的强大。麻木不是强大。

内心强大是爱,是相信真理,是倾听内心的声音。

其实这三点是一回事。

许多宗教信仰有这样的功效,让人变得内心强大。你会看到一些很好的基督徒,或者禅修者,他们看起来就很不一样:他们的笑容恬静、纯粹,他们没有害人或强烈的提防他人的心,他们的眼睛仿佛可以映见你内心深处的美好,你看到人性的光辉。

刨去宗教活动各式各样的习俗,可以看到,许多宗教信仰的核心都是一样的,有的称为神,有的称为佛,有的称为道,其实涵义一样:是爱,是自然的真理——即倾听内心的声音。

说到这里,并不是说要加入一个宗教信仰才能获得内心的强大。而是要学会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话:爱,是自然的真理——即倾听内心的声音。

人是脆弱的,所以会有痛苦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抗拒痛苦,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是愤怒和指责。当遭遇他人的愤怒和指责,奋起抵抗的时候,或许可以停下来感受一下,是否对方正在经历痛苦。这样去感受,爱就出现了。

痛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抗拒遇到的事实,尤其是失去某种东西。个人固化的价值观里,越觉得它重要,越不愿意失去,痛苦的程度就越深。当接受了失去,改变就出现了。因为任何打击和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经过包装的礼物。拆除包装,露出馈赠的方法,就是接受失去,去经历痛苦。有痛苦,说明你的内心在向你传递某些重要的信息(我在开头说的:Where there is pain, there is information),是关于你自己,你未曾发觉的部分。你发现你可以改变,更具体的,是你可以变得更好。你发现心中充盈着爱,你感到希望和力量。

痛苦不是可怕的,去接受它,经历它,人会成长。这是为什么内心强大的人不害怕痛苦,不是因为麻木。

使人不愉快的除了痛苦,还有两难情况。我们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选择甲,那么会有不好的后果或者障碍ABC,选择乙,那么会有不好的后果或者障碍EFG。两难的情况可以随时出现在工作、居家或者亲密关系中,带来无穷无尽的苦恼和悔恨。

仿佛沉在苦恼中了。跳脱出来的方法是:愿意承受任何一种后果,顺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选择,即:愿意接受甲,或者乙,或者两者都选,或者两者都不选,任何后果都是愿意接受的。因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体验,它丰富你,完善你。所以经历或遭遇的事情,无论舒服或不舒服,都是有价值的体验。所以接纳它们,会感受到更广阔的空间。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在告诉你,他们觉得你有强大的内心(但也许你自己不这样认为,你感觉自己内心充盈着平安喜乐,你和对话的每一个人,都由衷地愿意倾听他,愿意理解和体会他;同时你并不会失去自我,你明白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

正确的选择,来自倾听内心,来自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僵化的道德框架。所以内心强大的人,能做正确的选择,不是源于麻木。

那么综上所述,要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就这样做:

去经历,去感受,去接受,顺从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