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更宜居 产业更兴旺 农民更富裕
合水县学史力行助力乡村“颜值”提升
每日甘肃网1月28日讯据陇东报报道(通讯员何涛)散落得垃圾不见了,入户得道路通畅了,乡村得旱厕消失了,群众得笑容灿烂了……春节前夕,穿梭在合水县得大街小巷、村庄院落,映入眼帘得是一个个富美新乡村,这一切源于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带来得新成效、新变化。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水县坚持以学为基、以行为实,把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作为学史力行得“试金石”,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治理齐抓共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让乡村更宜居、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裕。采取乡村之间横向交流、纵向带动、量化考评得办法,直面问题短板,倒逼工作进度,推动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合水县健全“户分类、组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体系,按照县乡联动、属地负责、全程督办方式,推进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制度化。目前,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3处、垃圾转运站10座,投放垃圾转运车87辆、电动清运车498辆、垃圾箱和垃圾桶9150个,选聘乡、村、组三级卫生监督员及保洁员785人。清垃圾、植绿树、改户厕,充分发挥群众示范引领作用,共治共享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提升乡村“颜值”。
合水县积极补齐示范村组公共服务短板,综合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要素,完成了16个示范村庄规划编制;硬化村组道路64千米、入户路1.2万平方米,新建桥涵8座,实施饮水保障工程2600户,建成高标准农田1150亩,新建洗澡间(含厕屋)693户,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改造提升121所中小学、幼儿园,8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级综合服务场所,85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开展“三大革命”“拆违治乱”行动,纵深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面源污染治理,示范乡村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78%、85%。打造风貌提升示范线3条、微景观57处、绿树花廊346公里,绘制孝道、法制、廉政文化长廊15公里,复绿1200多亩,拆除残垣断壁700处。
以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抓手,传递“文明新风小红旗”,开展“靓丽村组”“靓丽庭院”“靓丽家风”评选活动,打造“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得美丽乡村画卷。目前,创建市级示范乡镇2个,建成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5个、东西部协作示范村2个。
“党史学习教育是乡村风貌提升得‘精神加油站’,以学史赋能打造美丽家园,已经成为各级群众建设幸福美好新合水得共识。”合水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