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行行摄摄】绵阳六一堂
2018-01-26 23:04  浏览:316

绵阳市六一堂位于绵阳市区南约4公里的石塘镇文武村的南湖公园内,建在南湖水库的西岸山岭上,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
欧阳修(1007.08.01——1072.09.2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家、文学家,在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故其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一道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南湖六一堂内修建于2014年,殿堂独立于湖西山嘴之上,红墙碧瓦,飞檐斗角,为重檐式仿古建筑。殿堂内留存有欧阳修的诗作,欧阳修的生平简介和欧阳修的雕像,以及绵阳地区欧阳氏家族捐赠的“名扬万古”牌匾一方。它是“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绵阳研究基地”“四川省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所在地。
不过可悲的是,时间仅过三年,殿堂便被野草杂树淹没,且破旧不堪,四面透风。堂内墙上悬挂的介绍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及六一居士传等几幅字画,以及欧阳修塑像前的三幅字画都已陈旧模糊。殿堂内立即遍地,脏乱不忍入目,高大的欧阳修塑像,则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整座殿堂及建堂纪念碑刻“六一堂简介”都隐于乱树丛中,几不可见。上山至六一堂的道路,或已毁损,或被残枝败叶覆盖,足见其人迹罕至。而接待游人的小屋,六一堂指路牌等,更是破损不堪,遮蔽在荆棘灌木丛中。由此可见,这里早就无人光顾了。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殿堂下湖边的农家乐、露天烧烤场,却是烟火旺盛,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孤独寂寞无人问津的欧阳修倘若泉下有知,面对此情此景,不知是否还能抒发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得意愉悦之情。也不知建此堂的决策者们和“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绵阳研究基地”“四川省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的会员们见到这种现状,会有何等感想,研究者们是否还有心情到此处来研究欧阳修!
本人是欧阳修的忠实粉丝,所以一共来了南湖公园三次,才得以瞻仰到六一堂,可惜除了伤感之外,还是伤感!但愿,出生过历史名人的地方,不会也不要再是这种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