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内大狂欢
上午还在极为袖珍可爱的琅勃拉邦机场,欣赏老挝航空飞机内外、空姐头上的老挝国家标志鸡蛋花,一个小时后就到了越南首都河内,傍晚就落入河内的全民大狂欢,实为幸运之至。
午休后出去,在河内有名的36老街拐来拐去,到处可见街边小摊前或咖啡馆内一群群人,一阵阵喝彩声。后来才得知是半决赛,越南正对阵卡塔尔。等到著名的还剑湖刚走半圈,发现正拍新婚照的一对新人也丢下摄影师,凑在两个尖叫的姑娘手机前看比赛直播,原来越南淘汰了劲敌卡塔尔,成功进入决赛。
接着五六个年轻人簇拥着一面巨大的国旗——越南的金星红旗,跳着喊着笑着冲出小街,来到还剑湖边。接着第二第三面国旗,第一第二个穿国旗T恤,或脸上贴着国旗的人,骑着摩托车沿湖呼啸而来。越聚越多,越聚越多。全河内的摩托车,全河内的金星红旗,全河内与国旗有关的鲜红色,全河内人,全河内的锣鼓、瓢盆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似乎都聚集在了湖周围。交通很快堵塞,交警、特警很快出来维持秩序。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加入狂欢的海洋。
半个多小时后好不容易离开现场,准备找夜市吃东西,才发现不仅湖边是狂欢的海洋,小街里也全是人。一群群摩托车,摩托车上一般两人,也不乏一家三口四口的,还在游街,两边店铺各种与国旗有关的东西全都在热卖。孩子们也敲着鼓,摇着旗,车上车下人们不时尖叫、呐喊、相互击掌助威。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河内还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
整个河内,不,大概整个越南都沸腾了!
二、河内的污染
经历过不止一次空气严重污染,但今天在河内的大街小巷,还是经常有很不舒服的感觉,明显能闻到摩托车群的气味,能感觉到嗓子开始不舒服。
污染源首先是成灾的摩托车。人行道通常被乱停乱放的摩托车挤得水泄不通,行人只好走在路边,与穿梭不断的摩托车抢道。很多路口没有红绿灯,即使走人行道,也需要等了又等,等摩托车少了再通行。好在摩托车手们水平似乎都很高,连昨晚成千上万的摩托车挤在一起,都没见什么事故。倒是狂欢前一量白汽车嘭地一声撞上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两个小伙子都被撞地远离了摩托车。来往行人车辆迅速聚集,但也就五分钟后,车走人散,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昨晚在迷宫般的小街里穿行,寻找红河上的一座老桥,碰巧见到河内最肮脏的一面。一天结束了,很多店铺已收摊,留下大量垃圾,各个垃圾箱更是爆满。还有些地方污水横流,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连镇国寺附近的西湖等景区,卫生也实在不敢恭维。
河内是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历史古迹众多,但摩托车成灾,灰尘大,卫生需要改进,景区中午休息也令游客很不方便。在万象和河内,已有两次被赶出景区的经历,因为他们要关门休息。
三、河内的小学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无论在哪个国家大概都是重中之重。这两天在河内见到无数孩子,有些在跳绳,有些在轮滑,有些刚放学出校门,今天在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庙更是见到身穿不同校服的好几百学生。让他们在“万世宗师”孔子的殿堂接受教育,在镌刻着几百年间1304位金榜题名的优秀读书人石碑的文庙感染读书的氛围,再合适不过。
四、花果飘香的河内
越南地形狭长,气候多样,动植物矿物质都极为丰富。这两天在河内,就看到一些不认识的花卉,也吃到一些不知名的水果。佛手柑大概是比较贵重的水果,寺庙常见,今天在文庙,供奉孔子的竟然只有佛手柑,可见其不凡的表意功能。
河内街头,经常见到女人们挑着箩筐卖小吃、水果、花卉,也有女人推着自行车做生意的,就会将自行车前后左右挂满堆满,人车都不堪其重的样子。
五、妙趣横生的水上木偶
世界独一无二的水上木偶戏,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越南水上木偶表演果然别具一格,妙趣横生。
捕鱼、抓鸭、插秧、犁田等越南人民的劳动生活,凤舞、麒麟舞、四灵舞等神话传说,升龙古乐合奏、舍上调歌舞等民族音乐,还剑湖的传说等等,在50分钟内,14出精彩纷呈的越南水上木偶戏一一展现在眼前,活灵活现,不时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水上木偶戏的舞台是一潭碧水,两边台上八位乐师兼对白、演唱等,观众也错层居高临下。表演者在竹帘后方水中,操纵隐藏在水下的长竹竿及细线,利用强劲的臂力及纯熟的控绳技巧,让木偶或跳跃、或划船、或行走,或游泳,甚至表演各种特技,憨态可掬,令人拍案叫绝。水上木偶由木头制成,外面绘上油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各种人物约有170多种。与常见的扁平木偶不同,水上木偶是立体的,因而更真实。
昨晚跑到还剑湖边的剧场,遗憾发现不但8点的票没有了,最后一场9:20的票也已售罄,就连今天五六场的票,也只有下午4:20和晚8点还有余票,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旁边坐着位马来西亚姑娘,化学硕士毕业,刚开始在一所大学教书。这次和朋友出来一周,就完河内及周边的下龙湾等。看来不只是欧美人喜欢东南亚,东南亚人也喜欢东南亚。
六、寸土寸金的河内老城
四天前刚到河内,就被老城的拥挤所震撼。北京、上海、伦敦、巴黎、纽约等许多繁忙的国际大都市,也没见这么拥挤。附近是越南第一大河红河的开阔平原,不知为何当时的老城会规划的如此拥挤。或者如一个游客所说,大家都相中这个地方了,或就喜欢挤在一起?无论原因如何,至少在我入住的河内老城36行街里,是真正的店铺林立。
每家店铺门面一般只有两三平米的样子。当然他们好像也不需要多大地方,生意就能开张。流动摊铺似乎只有一两平米就够了,有客人来给个塑料板凳,在人行道上坐下来,就可以悠然自得地吃喝或享受擦鞋服务。
固定店铺也一个赛似一个地袖珍,有些只有两三平米大,里面摆满商品,仅有地方供店家下脚。有些店铺中间只有一条半米宽的过道,供商家出入。一家纽扣店和一家针头线脑店,两家门面加起来只有三四平米的样子,看着都喘不过气来。
有些楼与楼之间有条胡同,这胡同更是狭窄地只有两尺宽的样子,仅供一人穿行。就是这样狭窄的胡同里,很多还充分利用,成了店铺。
河内老街,土地利用率太高了!
七、密度很大的河内画廊
对河内的第一印象,除了拥挤的店铺,就是密度很大的画廊。三四天在河内老城36行街好几次逛游,这第一印象一次次被加深:河内老城确实有无数家画廊。利用今天下午在河内的最后半天时间,再逛老城,目标主要就是那琳琅满目的画廊,集中逛了十几家,发现无论是题材、色彩还是画法,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总的来说,无论现实中还是画作上的河内(越南),都很世俗化,与到处都是佛教痕迹的老挝琅勃拉邦截然不同。不只是画廊的作品,就是昨天参观的越南国家美术馆,宗教题材的作品也不多。大多数作品聚焦越南人民的现实生活,肩挑手推的女人永远是最美的风景,身穿越南国服奥黛的女人们则很好地诠释了越南女人的魅力和优雅。
第二,就色彩来说,画廊中的画作用色极为浓烈鲜艳,夺人眼球,而国家美术馆的作品很多色彩特别暗淡,有点类似欧洲中世纪的一些画作。
第三,写实风格的画作不少,但更多的是印象派油画,在小小的画廊里还真是没有足够的距离来欣赏这泼墨般地写意。
各种各样的礼品店、手工艺品店设计、做工也很精美,在小街里逛游,如果不是那摩托车持续不断的污染和噪音,更会是美的享受。
人在越南(超长持续贴)
2018-01-26 23:04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