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新闻联播):在内蒙古燕山山脉深处有一个叫马鞍山得村庄,前年年7月,来到这里考察时指出,产业是发展得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如今,这里得产业发展得怎么样?村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跟随《新春走基层》感谢,我们一起到马鞍山村去看一看。
雪后得马鞍山村银装素裹,感谢来到村里时正赶上乡亲们耍社火,正月里,农家小院年味十足。马鞍山村2017年年底整村脱贫,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做,村里也在摸索。前年年7月,来内蒙古考察,走进张国利家,详细察看询问他们家得生产生活情况。
在村里,叮嘱大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马鞍山村主要发展葡萄业和旅游业。当时,这两个产业正面临发展瓶颈,葡萄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而旅游业又设施陈旧,留不住游客。村里请来可能一一梳理问题,对症下药。针对葡萄产业,改良葡萄品种、成立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深加工,形成从生产种植到葡萄酒加工产业链条。围绕旅游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生态游、民俗林俗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找准了路子,村里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40元,是三年前得两倍多。
产业发展了,村里又着手治理污水、改造厕所,还装上了100个分类垃圾箱,鼓励村民们养成垃圾分类得好习惯。现在得马鞍山村干净整洁,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
村美、人富、产业旺,村民得干劲越来越足。今年,马鞍山村将在原有两家葡萄酒厂得基础上,再建一座果汁加工厂。同时,依托全旗打造旅游示范区得契机,与周边得几个村子合作,打造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森林康养、红色教育为一体得旅游综合体。步入小康生活得乡亲们正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加快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感谢: 宝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