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落魄后的崛起之路——阎锡山
2018-01-27 19:56  浏览:217

阎锡山家道中落后,追随父亲流浪,为了生存他给清军担水,喂马,也曾做过小贩,做过民夫,还曾当过帮工,挨打受骂,后来他又流浪到太原。

太原在当时是一个繁华城市,大商人、大官僚很多都聚集在这里,阎锡山耳闻目睹了一些商人土豪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使他眼界大开。当小工的生活和官僚的生活形成的反差,使他认识到,人必须有钱有权有势,才能争得地位。他羡慕清朝文武官员的权势,希望自己也能当个官员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时的太原

所以,当他看到山西武备学堂招生的广告后,就毅然报名应考,初试时,他写下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论》,口试时,由于他态度谦恭,聪明机灵,得到主考官的认可,被录取,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这时阎锡山20岁。

阎锡山进入山西武备学堂后,学习非常努力,对老师也十分尊敬,人际关系处理的十分恰当,学习成绩也十分不错,因此学校让他当了班长。

1904年,清为了加强统治,培养具有近代军事技能的人才,下令各省武备学堂,选送青年学生到日本留学。山西分得50个名额,其中山西武备学堂分得20名,阎锡山考中了赴日留学的资格,与他一起考上的还有姚以价、张瑜、温寿泉、王宝善等人。阎锡山先去东京振武学校学习日语和近代科学知识,1906年、1907年到日军弘前步兵第31标实习。1907年,实习结束后正式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1909年3月毕业回国。

阎锡山在日本学习时期,正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涨的时期,而日本的东京是中国留学生的中心,这里反清的活动十分多,阎锡山也投人到反清革命中。

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极力吸收日本的留学生,尤其注重那些学军事的留学生。阎锡山起初还不想参加反清革命,但看到许多人都加入同盟会,他认识到民主革命已是大势所趋,就于1905年10月参加同盟会,后来又参加了同盟会组织的'铁血丈夫团。。阎锡山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并结识了孙中山先生,他的革命热情一度很高。阎锡山加人同盟会后,介绍了一些山西籍的同学加人该会,1906年,阎锡山回国探亲,在回国期间,他就在其家乡五台县周围各县向学生、教师、商会宣传革命,他还携带了两枚小炸弹准备炸死一些反动官员。1908年黄兴在广州钦州发动起义,阎锡山就准备回国参加起义,当他闻听清的官员杀害革命同志时,曾和他的同学给袁世凯写信',警告他不要胡作非为,否则将要他的命。

关于阎锡山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情况。他写道。在此5年中,我的时间多用于联系革命同志,开展革命工作,时常与李烈钧、唐继尧、李根源分析时情,研究政情,并曾编著《革命军操典》与《革命军战法》······实际用于功课的时间不及其半,故每逢考试,辄以意为之,尤其算术一课,多不按公式计算,虽得数能对,老师亦仅给以及格分数。

李烈钧

阎锡山在日本期间还结交了一些后来侵略中国的日本军人,如冈村宁次曾是他的队长,后来任侵华战争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当时是他的教官,侵华战争爆发后曾任关东军参谋长、师团长,曾指挥日军在太原地区屠杀中国人民,还有土肥原贤二是他的同学,土肥原后来是侵华战争的大特务,曾策划成立满洲国。阎锡山对这些军国主义分子十分佩服,和他们交往甚密,这些人对阎锡山影响很大,他曾写了《军国主义谭》,来阐述他的军国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