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港股再攀历史新高海内外资金加配为哪般
2018-01-28 07:18  浏览:226

红刊财经 特约作者 何翩翩

港股市场本周再创新高,报收33154点,5日涨2.79%。国企指数涨4.13%,报收于13724点;红筹指数涨3.07%,报收4892点。恒生一级行业方面整体表现亮眼,全线上涨,表现最好的两个板块为能源板块和综合板块,5日分别涨6.54%和5.16%;工业和消费品制造业本周表现稍逊,5日分别涨1.41%和0.98%。

本周南向资金日均流入30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资金日均流入20亿港元;港股通(深)日均流入10亿港元。港股通(沪)10大流通股中,腾讯控股、建设银行和新华保险均上榜5次;港股通(深)方面,腾讯控股、工商银行和新域发展控股均上榜5次。

港股再攀新高,恒指日成交额也从去年的1300亿港元升至1800亿港元,成交提升的背后是海内外资金的积极布局。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买了哪些港股资产?资金涌入港股能否持续?本次专栏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港股通成港股牛市强支撑

港股作为一个国际股票市场,囊括了国内、欧美双向的资金,其中“北水南下“是近期港股牛市的支撑之一。港股通自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达到人民币6822亿元,意味着有近7000亿港元的内地资金沉淀在港股。

2018年开年至今,港股通合计净流入602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净流入仅为193亿港元,同比上升212%。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对于恒指的持续上涨功不可没,作为恒生指数重要成分股,这4只股票分别占恒生指数的权重为10.06%、10.03%、9.07%和5.16%,2018年初至今分别上涨了13%、12%、7%、19%,而且始终占据港股通资金净买入金额排行榜前四位,由此可以看出南向资金对于港股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

港股通基金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南向资金提升的主要动力:从去年10月的120只公募基金(发行规模893亿元),到2017年底的145只(发行规模1214亿元),再到如今的159只(发行规模1655亿元)。根据港股通基金披露的2017年四季报,其2017年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总值的82%,对应规模为752亿元。被最多港股通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包括:腾讯控股、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建设银行、瑞声科技、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金融板块和信息技术板块股票,这两者占基金净值比分别达到9.14%和4.84%。根据2017年四季报,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沪港深基金选择继续加仓港股。目前QDII基金有229只,资金规模约为938亿元,其中69只明确表示投资范围包含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