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银发经济有助提升地区经济活力_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2022-02-28 17:47  浏览:213

2月21日,发布《“十四五”China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得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在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推进国际性、跨区域合作。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感谢采访时表示,多地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多元化银发经济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相关地区老龄人口数量较多,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地区经济带来得压力。二是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有效挖掘老龄人口消费能力,有利于保持地区经济活力。三是统筹发展银发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地区养老产业竞争力提升。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A股市场中布局养老服务及银发经济得概念股共有79只,市值为8747.57亿元。从业绩上来看,24只养老产业概念股2021年度净利润预增。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提及银发经济,一系列数据让人眼前一亮。艾媒发布得数据显示,2016年至上年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上年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预计2021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达到5.9万亿元。中国社科院发布得《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陈雳表示,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老年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了大量养老需求。培育养老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得压力,另一方面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他们正成为消费市场上一股不可小觑得力量。”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感谢采访时表示,当前很多老年人得消费升级诉求非常强烈。从产品端来看,“便宜”已不再是老年人得一家,他们得消费需求正在向高水平、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逐渐开始追求品质型、享受型消费,寻求适合自己得智能化帮助产品。例如,越来越多得老年人愿意在旅游与养生理疗等方面增加投入。部分老年人得心态也在趋于年轻化、时尚化。

值得得是,银发经济绝不只是老年人得经济,也不仅限于提供养老服务。消费者除老龄人群外,也包括提前为老龄期做准备得潜在人群。

付一夫表示,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养老市场优质供给依然相对不足,养老产业得供给内容仍然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尚未形成优质、精准得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较高层次得养老需求。此外,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市场化程度偏低,相关政策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家庭养老”得传统观念,对于养老服务机构较为排斥,且消费习惯偏节俭,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银发经济”发展。

养老相关企业逐年增加

据天眼查可以版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得养老相关企业有19万余家。前年年、上年年、2021年我国新注册得养老相关企业分别约为28000家、37000家、47000家。年度注册增速在33%至36%之间,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及河南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感谢表示,银发经济可以带动消费需求,对于地区发展来说,能够促进本地消费总量增加。各地需摸索银发经济消费结构得特性,持续开发适合老年人得消费模式,挖掘老年人消费需求,推动银发经济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陈雳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仍处于成长期,服务与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规划》得发布有利于促进银发经济多元化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一是养老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在养老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服务与老龄人口需求得精准对接;在养老用品方面,实现具有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功能得智能养老产品研发。二是养老金融服务将趋向多元化,现有得各类养老保险品种不断多样化。同时,进一步开发具有针对性得支付与理财金融产品,促进养老金融得发展与完善。

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