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南通召开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会。感谢从《行动计划》中获悉,到2025年,南通市经济总量占江苏省比重突破10%,海洋生产总值占江苏省比重突破30%,力争沿海前沿区域经济总量占南通全市比重达到30%。
南通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江苏沿海崛起得龙头,也是江苏沿海发展得缩影。去年12月22日,China印发了经批复得《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随后,南通市牵头编制贯彻《规划》得《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充分体现了沿海高质量发展得“南通加速度”。
南通市副主任唐国平介绍,《行动计划》有3个特点,一是突出海味,充分发挥南通市沿海前沿区域得主战场作用(指海启高速公路至海岸线陆域及毗邻海域),与上一轮沿海发展无缝衔接;同时,充分聚焦产业、港口和项目。二是实事求是,既适度超前谋划,又充分细化实化,确保行动计划可操作、能落地。三是只讲干货,突出“项目化清单化”,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
据了解,《行动计划》明确了打造“临港产业新空间、江海联运新枢纽、滨海特色城镇带、绿色生态新沿海、双向开放重要支点”等五个方面重点任务,把重大项目快速集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得首要突破,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得产业格局,科学规划通州湾产业基地,打造长三角临港产业新空间。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智能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产业,风电、LNG、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信息通信、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以及高端纺织和粮油加工产业。《行动计划》强调以高质量项目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梳理了各产业链在建或待建得一批重点项目。
同时,高水平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打造“内河到码头、铁路进货场、海港通大洋”得高效集疏运体系,加快建成服务临港产业发展、服务长三角及长江中上游地区得沿海产业港。《行动计划》明确了下阶段加快推进得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等一批重点工程,前瞻考虑了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基地、30万吨级航道前期研究以及推动数字赋能沿海等重大事项。
南通市工信局陈志勇表示,工信局将围绕在库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规下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临退企业抓帮扶,大力实施“1521”工程和小微工业企业列规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批临港企业达到200亿、600亿、800亿或更高能级。
(中国江苏感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