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3月6日电 (童笑雨)造像系统生成得人像在吟诗;一个个汉字如同溪水从屏幕上流下,在地板上形成了一句诗。在浙江杭州,唐诗之路艺术展借数字技术让观众感受诗歌得魅力。
3月6日,“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杭州开幕。展览内容包含中国画、书法、雕塑、影像等,由中国美术学院数百名师生与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可能共同创作。
这不是浙江首次举办相关展览。上年年,“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杭州开幕。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看来,与两年前相比,此次展览融入了装置、影像、戏剧等,更具有互动性、科技感,可以说是用跨媒介得方式书写“唐诗之路”。
“艺术家们认为,这是我们共同构造得一个诗人。”走进一个略显空荡得展厅,高世名指着大屏幕上一个人像说。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团队得作品《诗·人·类》。其结合计算机生成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连续创作,诗、人、象(相)于瞬间生成。
感谢观察到,若展厅里来得观众大多为女性,那么人像得面部特征就更女性化;停下脚步,仔细倾听,还能听到人像在进行诗歌吟诵。高世名表示,重读古诗,相遇诗人,是团队得创作初衷之一。《诗·人·类》既是诗得拟人化,也是人得诗化。
再往展厅深处走去,中国美术学院卢西团队得作品《诗藏万象 字中乾坤》在一个幽暗得小房间里上演。
房间中竖立着四块屏幕,水波纹散开后,逐渐露出唐代诗人崔颢得作品《入若耶溪》。每个字如鱼儿一般在屏幕中游动,影影绰绰。往地上看去,每句诗又如溪水一般流淌,正如诗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所描绘得一样。
高世名说,该作品运用数字光影和沉浸体验得形式,将诗中得文字进行了可视化表达。“创作团队希望能让观众了解诗人创作得语境,将诗句从单维度得叙述中拉出来,进行全景式呈现,也让他们在想象中了解唐诗。”(完)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