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被“国民闺女”关小姐刷屏呢?除了《极光之恋》,她的又一“力作”《凤囚凰》已经播出,这部大IP制作的电视剧瞬间引起了无数关(tu)注(cao)。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见容止误终身,不见容止终身误”的“容止”。
△电视剧《凤囚凰》中的容止
说起这部剧的时代设定——魏晋南北朝,我们自然会想起很多关于这个时代的风流传说。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非常推崇美人的时代,不只是对甄宓、貂蝉这一类美女的追捧,还有对“美男”的狂热喜爱。传说中的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其中“掷果盈车”的潘安和“看杀卫玠”的卫玠就是出自这个时期。
那么“容止”又是谁呢?实际上,小说中的容止是个杜撰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名为“容止”的美男子。不过,局长感兴趣的是“容止”这个高BIG的名字,简约、大气,朗朗上口,秒杀一众“轩、梓、涵”(重要的是笔画还少~~)。而“容止”则纯属“就地取材”,就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容止》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十四门,一共包含39则魏晋时代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简而言之,就归纳为“容”和“止”两个字。
士人作为魏晋的一个特殊阶层,对“容止”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容止》中的每一则小故事都表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审美情趣及精神状态,这让我们对魏晋南北朝的士人形态、仪表等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成语“捉刀代笔”即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容止》都包含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吧!
1
美好的“容止”
《容止篇》包含的范围太多太广,我们不能一一赘述,在这里,局长为大家挑选一两个具有典型代表的小故事,容我们管中窥豹,一探究竟。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这是《容止》第二,说的是何平叔(没错,就是《虎啸龙吟》里那个蔫坏蔫坏的何晏)这个人是个美男子,脸非常白(并非贬义的“小白脸”),白到魏明帝怀疑他在脸上搽了粉。为了检验是不是真的有粉,心机boy魏明帝特地请他来宫里吃热汤面,天气炎热,何平叔热得不停擦汗,脸反而更白了,说明他并没有搽粉。
于是,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
看到这里,局长不禁又想起《凤囚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曲水流觞诗会前,所有男人都在树林里搽粉、熏香。这已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刺激了,相信大家对魏晋士人的“爱美之心”也会感到一阵不适应,莫非魏晋的士人果真都喜爱搽粉、熏香?
△电视剧《凤囚凰》中正在搽粉的男子
可以说,的确如此。在魏晋时期,由于还沿袭着“举孝廉”制度以及门阀制度,大多数士人都承袭了家中的地位,同时因为战争频繁,众人更趋向于寻求生活的乐趣、心灵的快乐,因此,魏晋时期才如此追崇玄学、注重仪表。
所以,爱好搽粉、熏香都算是常事了。《魏志·朱建平传》也有记载:
帝将乘马,马恶衣香,惊啮文帝膝。
意思是说,魏文帝曹丕用错了香型,他的坐骑不习惯,居然咬了他的膝盖一口。可见皇帝也在使用熏香。
更有甚者,某些男士甚至喜爱着女人装。《晋书·五行上》有云:“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傅玄曾为此呵斥其“此服妖也”。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里的何晏(左)
不可否认,魏晋时期是一个极其与众不同的时代,即使在今天看来有失男子汉风度的行为举止,在那个时代也曾屡见不鲜。
2
可夺命也可救命的“容止”
卫玠,传言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最被人熟知的大概就是他的死——看杀卫玠。《容止篇》第十九有言: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说的是卫玠此人容貌甚美,人人都闻其名,想一睹其真容的人非常多,而卫玠身体羸弱,因为被人群拥挤而不堪劳累,病死了。所以人们都说“看杀卫玠”,电视剧和小说《凤囚凰》中也重提这一典故。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一个“美谈”而已。卫玠的死因算是一个未解之谜,他死时是永嘉六年,年仅27岁,另有记载称:
卫玠始渡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玠见谢,甚悦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玠体素羸,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
这里说的是卫玠因为见了王大将军(王敦),彻夜长谈, 病势加重而死。
那么,为什么说“容止”可以救命呢?
《容止篇》第二十三有言:
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陶公云:“肃祖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
于时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
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
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说的是原先陶侃是想要杀了庾氏兄弟的,但是后来见到了庾亮本人,被他的风采所折服,畅谈了一天,对他爱重有加。虽然的确是其才学令人最终心悦诚服,但是美好的外表是保证庾亮活命的关键,所以说,“容止”救了庾亮一命。
3
丑陋的“容止”
《容止篇》不仅仅包含赞美,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价。
比如第十三: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说的就是大名鼎鼎常“醉酒”的刘伶,他身长六尺,长相丑陋,其“容”不容夸赞。但是又说,他的“止”是别具一格的,他自然豁达,不修边幅,因而显得质朴自然,这是在贬低了他的容貌之后,又赞美了他的举止。
△刘伶醉酒
情报员:李申
编辑员:两把青
图片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