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市场是一个参与型市场,没有人的参与市场无法独立存在。既然是人参与的市场,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参与者。人这种具有独立思维的生物是最难研究透彻的,所以我尝试先从经典心理学现象进行了解,也许会为我们投资开启不一样的思路。
小马主要从心理学十个比较著名的理论入手,向大家进行介绍。当然这种方式并非我首创,很早就有人研究投资心理学。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大家很难有时间去一本本阅读理解相关著作。我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在碎片时间里,快速的了解相关知识。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十大著名理论之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效应。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效应的的启示: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证券投资中的鸟笼效应证券市场上有很多鸟笼的存在,因为很多人在进行投资时,并非通过自身的交易系统形成投资决策,而是通过一种习惯性认知进行决策,这就给鸟笼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原理简单,道理清楚,下面就向大家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身边是否发生过。
1、投资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工具或标的不错,上次牛市翻了多少倍。我想问问,上次牛市跟你现在投资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如果没有,那你是不是走进了历史数据的鸟笼。
2、也会听到有人说,这个工具或标的很好,政策多么符合预期,又有多少利好。这些和工具或标的的涨跌没有必然联系,涨跌是资金关注度所决定的。所以,很多人会走进消息的鸟笼。
3、更有一些人,会因为别人在某种工具或标的上挣了钱,而义无反顾的去买入这些标的,比如p2p、权证等。你连这些工具时什么都不知道,就因为别人挣钱了你就去投,请想想别人挣钱跟你是否挣钱有联系吗?这就走进了挣钱效应的鸟笼。
像这种鸟笼在市场上还有很多,如技术分析、量价关系等都有这种情况,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自己去发觉。
大家在投资时应该要有自己完整的投资逻辑,而不是被这种鸟笼效应所引导。
小马有话说关于鸟笼效应就介绍到这,道理相当简单,大家也都能理解其影响,但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在了解后依然中招,这也证明思维固化的程度相当高,一定要进行调整。
成熟的心理学理论不算很难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完全摆脱这种心理的影响,包括小马自己也一样。我们只有通过不断提醒自己,克服这种心理,形成新的思维习惯,才能有效的防止进入鸟笼。
鸟笼效应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可避免会被鸟笼所影响,所以要求大家完美的避开每一个鸟笼,在关键提醒自己不要犯错就可以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投资理财资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