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接过权杖,俄罗斯雄风再起
2018-02-01 05:19  浏览:204

接过权杖,俄罗斯雄风再起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即日起辞去俄罗斯总统的职位,并由总理普京代为行使相应的职权。以此为依托,2000年3月26日,普京在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胜出,接过了叶利钦手中的重担。成为了俄罗斯新千年之际“新的家,新的面孔以及精力充沛、精明强干的新人”总统。

普京上任之初,俄罗斯权力弱化,国家宪法权威旁落,各个地方各行其是,俄罗斯社会各阶层对工作极度不满,甚至对国家政权丧失了信心。原本沉疴累累的经济受到了混乱的影响,总体形势停滞不前。另一方面车臣问题悬而未决,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同一时间,俄罗斯外交也陷入困境,与欧美之间问题重重。可以说普京接过的俄罗斯是一个“正处在数百年来最困难时期的俄罗斯”,然而普京却用强硬的手段和正确的决断拯救了这个国家,重振了俄罗斯的雄风。

1999年8月7日,号称“高加索狼”的巴萨耶夫与一个伊斯兰教主义者伊本·哈塔卜带领1500人的非法武装分子对达吉斯坦发动了进攻,妄图在那里建造一个伊斯兰国家。新晋升总理的普京立刻抓住当时俄罗斯国内接连不断的爆炸事件以及车臣叛军入侵达吉斯坦的导火索,毅然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在自身口才以及人格魅力的双重作用下,普京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支持,甚至赢得了西方国家的理解。于是,1999年9月19日,俄罗斯空军开始对车臣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0月初,俄军完成对车臣大部分地区的占领,到了12月,俄军歼灭非法武装分子4500人,控制了包括车臣第二大、第三大城市在内的大多数地区,并建立了地方基层政权,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普京用雷霆手段向俄罗斯乃至世界展现了他态度强硬,以及认真实干的一面。对普京来说,第二次车臣战争既是为了一雪前耻,同时也是为了消除俄罗斯的安全隐患,避免俄罗斯解体。普京认为“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如果继续姑息纵容,就有可能失去整个俄罗斯”。在提到这场战争时,普京直言不讳地表示:“无论恐怖分子在哪儿,我们都要穷追到底。他们如果在机场,就在机场干掉他们。如果—请原谅我的措辞—在粪坑抓到他们,那么就把他们溺死在粪坑里。没什么好说的。”然而升任之后,车臣地区的战后遗留问题又成为一项重大考验。尽管车臣独立的势头得到了压制,但是没有、经济以及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治理,单凭军事占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车臣问题。车臣问题属于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统一,因此普京对此格外重视。他多次前往车臣前线,鼓舞士气,全力缓和民族关系,削弱地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