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本文共1907字用时约6分钟
搜狗赴美上市之后的首份成绩单可谓亮眼:
2017全年总营收9.084亿美元,同比增长3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059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54%。
2017Q4总营收2.778亿美元,同比增长6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3790万美元,同比增长80%。
搜狗把这一切主要归功于AI赋能。不过,在我看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搜狗不一样。不一样的AI战略方向1
不少公司都把AI当做重要战略,不过搜狗有所不同,他们的所有AI战略都是围绕“语言”这个核心。
输入法是搜狗的拳头产品,其中融入了语音、图像、语义理解等诸多AI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搜狗输入法”正在向对话方向发展。
截止2017年底,搜狗输入法平均每天产生约2500万次的智能分享服务调用,最高时日均语音请求量峰值突破3亿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第一大语音输入应用。
同时,AI技术还能帮助“搜狗输入法”和“搜狗搜索”更好地融合,比如在聊天场景下,通过智能分享功能,用户可在输入法内搜索信息并快速分享,而无需跳转出聊天应用。
此外,AI技术也让搜狗搜索向“问答领域”全面发展。
搜狗与清华天工研究院合作的人机对话项目在NTCIR-STC2国际全文人机对话评测中斩获第一,还在搜狗明医中上线了自主研发的基于问答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
在最近火热的直播答题中,搜狗“汪仔”答题助手着实火了一把。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之作,却也提现了搜狗拓展智能问答领域的执着。
纵观搜狗的AI战略布局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为了AI而AI,而是为了服务自己的核心产品。
不一样的硬件落地2
这种实用性思维在硬件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