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将从天上“看”地震
2018-02-02 19:48  浏览:253

张衡一号发射状态结构图

北京2月2日电(赵竹青)2月2日,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地震监测和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探索正式迈入太空。

首次从天上“看”地震

“张衡一号”是我国首颗观测地震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它主要用于地球物理场探测和研究,通过监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现象,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地震电磁电离层信息特征及机理提供新的途径。

同时,该卫星探测数据还可以为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应当指出,目前利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尚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主要是用于地震电磁电离层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但是我们探索地震孕育机理的脚步不会停止。”赵坚说。

探索地震预测新方法

地球的周围有着一层薄薄的“壳”——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等离子体态的物质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水一样,当受到地壳运动、地面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时,其中的电磁波就会像水中的涟漪一样,在等离子体环境里传播。

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地震也会对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电磁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在地震前就已经开始。因此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空间等离子体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联规律,来探索地震预测新方法。

“张衡一号”卫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用我国古代探索地震的伟大科学家张衡的名字来命名,表达了我国科学家用空间技术手段来研究地震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