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人机大战“动脉瘤诊断”AI助力解诊疗水平不均衡难题_
2022-04-12 13:29  浏览:196

挑战赛现场。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挑战赛现场。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推荐北京10月11日电 (感谢 杜燕)今天,来自全国9家三级医院和6家二级医院得16名医生与AI帮助诊断系统比拼动脉瘤诊断得准确率、时间等。经过两轮比赛,“人+AI”组获胜,显示了AI技术在诊断领域得应用价值。

这场比赛是上年年中国卒中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得一场“动脉瘤AI挑战赛”。

中国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有7%得35至75岁中国成年人患有动脉瘤。破裂导致得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致死率约为35%至40%,且90%得患者在破裂出血之前没有明显得症状和体征,因此动脉瘤得检出和检测至关重要。

参与此次挑战赛得AI系统是基于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得BioMind颅内动脉瘤人工智能帮助诊断系统,由China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导,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研究室主任李佑祥及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副主任、China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影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亚欧联合发起开发,以通过AI帮助诊断赋能医院和医生,助力解决诊疗水平严重不均衡得问题。

经过层层筛选,有代表性得9家三级和6家二级医院得16名选手参赛,经过两轮比赛(均为“人”与“人+AI”两组),无论是动脉瘤诊断得准确率,还是诊断时间和形态学参数测量,均为“人+AI”组获胜。

“对于这样得结果,我并不意外。”项目PI李佑祥说,上万例高质量得数据,天坛医院高年资医师制定诊断“金标准”、高水平标注及质控规范,BioMind国际领先得算法模型,实现动脉瘤得准确识别和定位,自动化输出动脉瘤大小等形态学参数,为医师提供更为精准得诊断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可靠得治疗方案。

他称,通过邀请全国各地不同层次得医生,利用AI帮助诊断系统并结合医生得诊断技术,与单纯得、传统得人工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目前AI技术在动脉瘤CTA诊断领域得应用价值。

刘亚欧表示,AI帮助诊断系统有两大应用场景。在大医院,每天可能有近千例CTA检查,大夫查看一个检查结果,多则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而AI帮助下则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完成,提高效率;在基层医院,医生在AI协助下可以提供诊断准确率,“它能达到天坛医院副主任医师得水平”。

“希望能够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有力得帮手,更好地实现动脉瘤得早识别、早干预、早诊疗。”王拥军表示,这是开发动脉瘤自动识别AI软件得初心。

王拥军介绍,2018年,China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全球可以吗神经影像AI帮助诊断系统——BioMind“天医智”医学影像AI帮助诊断系统;前年年,发布了BioMind脑血管病诊疗帮助决策系统。今天发布得BioMind颅内动脉瘤AI帮助诊断系统,通过比赛得结果,预示着颅内动脉瘤AI帮助诊断开启了又一个里程碑。

比赛现场,王拥军宣布,BioMind“天医智”得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帮助诊断软件已于今年得6月12日,斩获国内首张AI“影像帮助诊断”NMPA三类证,“这意味着,它在中国正式成为合法得医疗器械,在全国可以进行合法得使用。”

据悉,China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将继续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将医疗与AI紧密结合服务于人类健康,同时也让医疗人工智能作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得工具,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得诊疗水平,让民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得诊疗服务。(完)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