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方文山上《奇葩大会》,原来“青花瓷”背后有这么多小故事
2018-02-04 18:25  浏览:218

《奇葩大会》第二季于2月3日晚终于和观众见面了,和第一季不同,第二季常驻嘉宾没有了何炅,加入了赵又廷,和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组成了全新阵容。

与此同时,《奇葩大会》第二季也不再向《奇葩说》输送选手,旨在以“特别人类大会”为主题,寻找那些有着独特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人来分享自己的人生观点。

所以,节目第一期请来了扮演中年大妈的“戏精牡丹”,请来了街球第一人吴悠,去过伊拉克监狱的刘拓,以及有着独特作词体验的方文山。总的来说,第一期节目没有那么多犀利的观点,甚至也没有特别搞笑和幽默,但节目中却也不乏温情与感动。

四位嘉宾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刘拓,一个是方文山。

刘拓是谁?一名北大考古系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会和伊拉克监狱扯上关系呢?据节目现场本人讲述,刘拓原本是去去考古看文物的,没成想却被当地武装力量误抓进了监狱。一间20平米的牢房内有40个人,而且室内气温高达50度。人多、地方小、天气热,总之监狱条件很不好。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刘拓感受到了狱中其他人的友善。一名牙医为了让刘拓卸下戒备,带领其他人自我介绍,开饭时,刘拓吃了他们才吃。甚至还有一名叫奥马尔的人,在刘拓不开心的时候会讲讲笑话、做鬼脸,只为了逗他开心;也会在室内温度过高时,塞给刘拓降温的冰块;甚至在刘拓即将离开监狱时,还送了一个用于纪念他们之间友谊的戒指。

这样独特的经历和生命体验,虽然不甚美好,但却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一份跨越国别的友善与关爱。

而方文山的登台,也让观众了解到了每份成功的背后总藏着无言的坚持。其实方文山最初的梦想是通过影像讲故事,但奈何电影这条路不好走,后来觉得用文字搭配音乐同样能讲好故事,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作词人方文山。

然而,方文山也并不是一下子就在写词领域站稳脚跟的。为了进入唱片公司,有灵感时他就会写下来,一直积攒了100首歌词作品。因为家里没电脑,方文山就把这100首作品亲手用稿纸写下来,再交给别人打字、弄目录,紧接着自己又设计了LOGO等,最后打印了100份,向自己属意的公司投递。

最后,方文山进入了吴宗宪当时的公司,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至少当时的方文山是作为新人进去的,要参加比稿,而比稿是没有润稿费的,更没有底薪。也许是源于长期以来对歌词结构、韵脚、记忆点等要素的钻研,后来的方文山才写出了一系列为人称道的好作品。比如写《上海1943》时,方文山就要下功夫去研究风土人情、吴侬软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