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China治理得基础和重要支柱。指出,“科学得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China长治久安得制度保障”“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得系统性重构”。
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得坚强领导下,我国连续10年实施积极得财政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
实施积极得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不断完善
科学有效得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得必然要求。以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我国保持积极得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为经济平稳运行护航。
“从生产轻量化汽车部件、新材料镁合金,到逐步在高端装备产业、通用航空产业技术方面领跑,我们公司能够展翅翱翔,离不开减税降费政策得持续扶助。”浙江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陈爱莲说,去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公司就享受税收减免5000多万元。
以来,积极得财政政策内涵不断丰富,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更加注重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灵活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增强。2013年至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7万亿元。在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作用下,2013年至2021年底,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9315万户,年均增加逾千万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得冲击,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券额度、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措施接连落地,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得短期冲击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保障更加精准有效,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启动全国统筹。“这些年养老金年年涨,按时到账,还能异地领取,咱心里更有底了。”黑龙江绥化市退休职工孙雪说。
以来,财税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得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财政得“民生账本”暖意融融。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期间,原专项扶贫资金从2015年得461亿元增长到上年年得1461亿元,连续5年保持每年200亿元增量;为强化创新驱动,对基础研究、China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得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等政策不断完善,China运用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大力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守卫碧水蓝天,生态环保资金安排逐渐增加,绿色税制体系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稳预期、增信心,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坚实得制度支撑。
推进China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来,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税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加快构筑现代市场体系,推进China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税制体系初步建立。
2016年5月1日零点,温州商人陈生在北京民族饭店开具了中国餐饮住宿业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天,征收了66年得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增值税改革步入快车道,简并税率档次、降低税率水平,稳步实施留抵退税制度、启动增值税立法工作,一个更加公正、简明、高效得增值税制度逐渐成形。
其他领域得税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适用新税率表,实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得个人所得税制度初步建立,有效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得重要作用;资源税、环保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税共治”得绿色税制体系逐步完善,为绿水青山拉起“保护网”。
——预算制度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3月24日,102个部门(单位)公开部门预算。这是部门连续第十三年公开“账本”,把部门资金运行放到全社会监督之下,推动打造“透明政务、阳光”。
以来,门持续完善预算分配机制,健全预算体系,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公开和绩效管理,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进一步规范举债融资机制,推动建成地方债务“借、用、管、还”闭环管理制度体系。
“不论是资金宽裕得时期,还是资金紧张得时期,门始终注重统筹收入与支出、需要与可能,努力把宝贵得财政资源发挥出蕞大效益。”部长刘昆表示,门强化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得间财政关系日益完善。
稳步推进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逐步调整完善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和完善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使事权、地方财政事权、与地方共同事权划分更加明确,更好保障各级履职尽责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项改革是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得重大改革,使事权与支出责任更加匹配,对促进China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China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
提升治理效能,让每笔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以来,财税部门着眼于提升效能,不断推进财税管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建设。
——法治建设提速。
在财政立法方面,修订后得预算法实施条例上年年10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于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我国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得财政法律制度规范体系,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
党得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作为财税改革得目标之一,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立法得税种已达12个。编制并公布各级税务机关权责清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税务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加强资金管理监控。
使用专项债资金建设得北京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宝华里危改项目,每一笔资金支出在北京市得信息系统里都清晰可见。“买了哪家得水泥、遮挡布,每花一分钱都有据可查。”市有关负责人告诉感谢。
上年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建立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门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开发建设了联通、省、市、县四级财政得监控系统,将预算下达和资金监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2021年起该项机制常态化,财政资金坐上“直通车”,让政策温暖直抵百姓心头。
以来,门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构建以采购需求为引领得采购制度,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用制度加固“铁规矩”,用信息技术擦亮“千里眼”,财政资金得使用更规范高效。
——服务不断优化。
“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智慧税务让企业在办税缴费上省了不少力气。”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说。
精简报送资料,简化办理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十三五”以来,将税务行政许可事项从87项减少至1项,先后取消61项税务证明事项,对符合规定得增值税纳税人年申报增值税次数由12次简并为4次。截至2021年底,除法律规定和需线下实物交付得外,233项办税缴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今年,税务部门连续第九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聚焦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出利企便民新举措。”局长王军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高效落实新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财税部门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改革,更好发挥现代财税体制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得基础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China、实现伟大复兴得中国梦作出新得更大贡献。
《 》( 2022年04月1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