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唐诗里的明月光】引爆!唐诗的寒武纪(下)
2018-02-04 18:26  浏览:762

在唐诗的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留下过一声著名的大吼:“我想当连长!”

因为这一声大吼,此人跻身“四杰”,名垂史册。他就是杨炯。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他想当百夫长,可不就是当连长么。这一句诗,就来自他的五言律诗杰作《从军行》。

可能你有些好奇:这个想当连长的杨同学,到底是唐朝哪一支部队的?羽林军?还是野战部队的?然而杨炯同学并不是当兵的,他的真正职务是个文员。

杨炯是个天才,当然这是一句多余的话,“四杰”里没有一个不是天才的。他十岁就被当成神童,待制弘文馆,等于是到高级藏书室兼教研室进修。

可是,“四杰”似乎注定了官运都不会太顺。杨炯这一进修就是整整十六年,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此过去了。直到三十二岁那一年,他的仕途才渐有转机,被推荐为弘文馆学士、太子詹事司直。

有人说这个官很大,东宫事务都归他管,这不对。为了搞清楚杨炯到底是多大的官,我们再详细讲一下:在詹事府这个机构里,有詹事一名,是主要领导,正三品;少詹事一名,正四品上,也算是领导;还有丞二名,正六品上,算是中层;此外还有主簿一人,从七品上,太子司直二名,正七品上。

所以杨炯应该是正七品上,大致是个处长,具体职责有可能是负责纪检、监督一类的事务。三十岁出头的正处,升迁已不能说慢了,但权力很大是谈不上的,每天仍然不过埋首文牍、弄材料而已。

尽管杨同学一生与案牍为伍,却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读他的诗,你看不出他是一个资深文案狗,而会以为他是一个江湖侠客。比如这首《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在一个夜晚,作者送别了一个叫赵纵的朋友。这首诗像流水一样干净、自然,不沾染半点绮丽,每一个字都浸润着月色的光辉。

不妨多聊几句这首诗。事实上,这是自从有唐诗以来,色彩最通透、明亮的诗篇之一。它用莹润的和氏璧开头,用光辉的明月结尾,可谓从光明始、从光明终,说是“夜送”,但诗人的心境却比最好的晴天还明朗。


你看王勃著名的那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经够豁达了,都还要说上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这首诗里却根本不必说类似的话。所谓“明月满前川”,朋友的前程人生一片光明,哪里用得到哭湿手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