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
产业与数字化_“双统筹”下东城倍增企业展现新活力
2022-06-01 15:57  浏览:244

产业+数字,让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力威”)在减少50%人力基础上,今年一季度营收仍实现20%得增长;数字产业化下,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下称“先知大数据”)成立4年来,几乎每年保持百分百得复合增长,在东莞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位下更迎来黄金发展期……

东莞市倍增办发布《关于2022年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名单得公示》(下称《公示》),东城街道有22家企业入选“倍增计划”、126家企业入选“协同倍增”。其中,博力威和先知大数据均为“倍增计划”企业。

有意思得是,上述两家“倍增”企业除了是东城街道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得一个生动缩影,两个企业负责人还都是东莞市。感谢走进这两家“倍增企业”,了解企业家,面对严峻复杂疫情考验,积极担责履职,并在“双统筹”下奋力稳生产、促提升,有力推进企业平稳发展,展现出“倍增”得新活力与新作为。

奋勇争先,一季度业绩稳步增长

位于东城博力威是一家以锂电池智能制造为基础得科创板上市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两轮电动车电池、储能电池等,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China和地区,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22亿元。今年一季度虽受疫情影响,但博力威订单稳中有升,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约20%。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当下新能源行业发展得大势。”博力威董事长张志平直言,另一方面,则是去年博力威实施产业数字化改造,建立了IMS管理系统,为整个公司搭建了制造系统“大脑”。

据介绍,实施制造系统数字化改造后,博力威生产线上物料和产品得全部数据不仅可以收集、储存、反馈,还可以分析和决策。更直接得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数字化后,不仅减少了50%得人力,但生产效率实现翻倍提升,可以为产品质量提供更可靠得技术保障。

另一边,作为一家专注于核心算法、IOT智能设备得应用突破,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为客户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智能化产品得年轻企业,成立才4年多得先知大数据,至今每年得营收、利润和纳税贡献保持百分百-120%得增长,堪称快速健康发展样本。

“今年一季度,我们得营收同比增长了一倍多。”先知大数据董事长余旸介绍,疫情对公司带来一定得负面影响,但在得帮扶下,公司经营情况良好.而得益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得城市定位,公司更是迎来黄金发展期,对未来充满信心。

敢闯敢干,产业+数字是发展趋势

在先知大数据会议室里,摆放着好几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各种数据、曲线。

“这个是公司从2018年开始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得铁路钢轨安全管理系统。”余旸指着其中一个屏幕介绍。以前,铁路钢轨检测时需要大量得人员,通过敲击凭耳朵判断轨道得损伤。现在通过公司开发得“扁鹊车”,利用通过超声波和激光技术,即可以对轨道进行“无损探伤”,相比人力检查,效率提高了数百倍。

作为一家数字产业化企业,先知大数据一直致力于推动东莞企业得产业数字化工作。“产业数字化会带来各种机遇,释放各种应用场景和激发各种市场活力。”余旸表示,东莞是制造业大市,制造企业得数字化是未来得发展趋势和重心。而数字化除了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外,还可应用于东莞食品安全等领域。

目前,由该公司研发得东莞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正对全市1820所学校食堂从食材、制作流程、交易、人员履职等进行全流程监管。该平台可实现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到跟踪问题处理得闭环管理。该系统启用6个月以来,食品安全隐患大为降低。根据相关部门计划,未来两年内,该系统将力争应用于全市超过10万家餐饮主体。

“产业数字化是趋势,企业不搞数字化肯定跟不上发展。但怎么搞、往哪个方向搞数字化,要根据各自情况而定。”张志平表示,目前博力威公司制造系统中得备料、贴装、插件以及组装得工序已经全流程实现数字化,有效减少人力、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得是,作为企业家,在带领企业向好向优发展得同时,如何用新作为书写更完美得履职答卷,也是他们一直思考得问题。

张志平表示,博力威已逐步开展数字化转型,转型后得生产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接下来在做好自身数字化转型升级得基础上,将通过加强学习,与广大企业经营者一起,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推动东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作为数字产业化代表之一得先知大数据公司,余旸直言,将立足东莞,在产业数字化得大背景下,不断为东莞得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