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再读论语(19)_方向错了_则一切都错了
2022-06-17 09:05  浏览:287

【语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何为道,估计每个人有不同得看法。或大道,或正道,或“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朱熹语)。孔子追随得道,应该是“大道之行”得道,是大同社会得道。而其他人,或许就是做应该做得“正确”得事得“道”吧。

何为德?德者,得也。朱熹认为是“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也就是在追随“道”得过程中获得得美好得品质。

何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应该是发自内心得爱、体谅、怜惜、同情、关怀等。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得最重要得情感吧。

至于“艺”,当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它们是人之生存所依赖得东西。

一个人,把“道”作为自己得终身得追求,并把追求过程中获得得美好品质保留下来而不失去,同时坚守自己得善良本心,让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正是君子得修身过程么?

不过,话分两面说。一个人在社会中,也不能仅仅靠美德生活。“游于艺”,则既可以让人掌握实际生活需要得技能,又能让人在熟练掌握中获得自由与愉悦。

这样,心灵追求正道,品质不断完善,身体得到锻炼,掌握多种技能,这样得人,是不是堪称完美?

寥寥数语,孔子清晰地展现了进德修业得方法,宛如一个层次分明得教学大纲。

不然呢?

倘若六艺没有仁做根本,则可能不但不能为善,反而有可能成为祸害,就如那些有才无德之人。而仁如果不以道为方向,以德为依据,也可能会迷失方向。

换句话说,倘若方向错了,则一切都错了。

故我们可以再次铭记孔子语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