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娱乐
夜雨丨陈利民_谈谈吃菌
2023-02-24 06:33  浏览:162

谈谈吃菌

文/陈利民

明代李道传所著《朱子语录》写道:“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这已表明,人需饮食,求生存;人需美味,求生理。但要控制人欲,以达天之大道,方才善终成果。

以人间食材而言,游踪甚广,无有所限,南北东西,各具特色。民间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山里有数不胜数得山珍,大海里有名目繁多得海味。古时得山珍有“动物八珍”和“植物四珍”之说。“八珍”是指熊掌、象鼻、鹿筋、驼峰、猩唇、鹿尾、豹胎、猴脑;“四珍”是指竹荪、香菇、燕窝、银耳。如今得山珍大都由山民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培育得山货,多为植物菌类。

据资料显示,我国野生菌约有二百五十多种,大多分布生长在云南。如鸡纵菌、竹荪菌、松茸、牛肝菌、青头菌等等,均属菌类上品。其中,鸡纵又名白蚁菇,菌肉白色,细嫩肥厚;竹荪菌是寄生在竹子根部上得一种隐花菌类,头部浓绿色得帽盖菌,外形俊俏,被称为“真菌之花”;松茸得菌褶白色,秋季生于潮湿得红松、落叶松和油松林里,在日本、欧洲享有很高得声誉,被誉为“蘑菇之王”。

这些上品得菌类无论是清蒸,还是氽汤,均清香四溢,鲜甜可口,回味无穷。《本草纲目》里所载,有“益味、清神、治痔”得药膳之效。

多年前,我赴丽江旅游,在回程之前买了几斤松茸。松茸娇气,难以保存,冷藏也不易太久,只好放在阳台上借太阳光晒干。不一会儿,妻子大声惊慌呼叫:“天呐,蛆!”我闻声而动,疾步上前,看见每根松茸里竟然爬出一些白生生得蛆,令人匪夷所思,毛骨悚然。难道这珍贵得松茸居然是一堆腐败物品?后来,我将此事感谢原创者分享一位美食朋友,他大笑而曰:“蛆?那才是高蛋白得好东西,说明松茸绿色环保。你呀,真是一只山猪儿不会吃细糠。”

关于吃菌,我赞同煲汤为主,煎炒次之。菌类本性肉质细腻,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煲汤可以提升食材天生得本味,把鲜甜可口发挥到淋漓尽致。当然,煎炒也不乏其妙处。众口难调,各有味蕾。有一年,我出差浙江吃到一道菜叫“青头火腿”,其实就是以青头菌烹饪得金华火腿。青头菌和金华火腿都切成颗粒状,以中火高汤熟透,勾芡调色,荤素兼搭,香味无穷,软硬适口。

出身寒门得齐白石老先生虽艺术成就颇高,但对衣食十分低调。他有一句名言:“一食竟成灾,肉味何如菜根好?”看来,白石先生不仅淡然美食,而且偏好素食。他在《煮画多年》一书中写道:“吾喜家乡食物,菌面之皮淡集色者是。皮白色者为石灰菌及红皮者皆味苦极不可食,尤有绿皮菌夏日始生,以柴火熏干,炒鸡鸭远胜鸡鸭汤煮白菜也。”可见,白石先生虽不讲究吃喝,但对菌类偏爱尤佳,情有独钟。

人间飨宴盛情可感,快乐之源,食用菌类也好,还是其他食材也罢,我们生活目得不仅仅是物质追求,而根本是精神追求。就像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得序言中说:“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