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句似乎否定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平生抱负,在大多数史学家眼中曹操无疑是奸诈、阴险、多疑的代表,在京剧中的曹操更是被画上了白脸,然而曹操真的有大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堪吗?我们都知道,所谓三国就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时代,而三国中,魏国的实力却是最强的。反观蜀国,刘备虽是帝王之胄,仁德贤君、拥有谋士卧龙凤雏、五虎上将,深得民心,所谓占天时地利人和,然而终究没有一统三国,难道仅仅是因为扶不起的阿斗吗?同样的,吴国拥有江东沃土,军民同心,但终究未成大器,这是为何?
有史以来,外族侵扰常常是历代君王的头等大事,毎朝毎代均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三国时期刘备为巩固政权曾力推‘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政策,而曹操就截然不同于刘备,曹操深知外族人难以驯服,野心狂大,所以曹操在位期间不仅要对付孙刘,还要对付外族。
对于乌桓、鲜卑这样的小部落,他就直接出兵征讨,对于羌族他就采取威逼利诱的措施。由于当时的匈奴比较强大,所以曹操就采取分区管理的措施以消减匈奴的实力,如此一来,匈奴就不容易聚众闹事。再者,他下令匈奴人可以在汉人的朝堂之中当官,由此再次削弱了匈奴的统治阶层。
鲁迅先生曾评论曹操:“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由此可见,曹操并非一代奸雄,他也曾为中国的统一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