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不上诺兰的铁粉,虽然他的几部电影很喜欢,我对很多人因为导演是诺兰而无限拔高我是反感的。
看这部电影对于我而已更大的原因是我对战争片的偏爱。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很压抑,再加上配乐,让人心里时刻绷紧着。
电影情节总体而言很平淡,算战争片中的异类,没有特别震撼的战斗场面,甚至敌人镜头也几乎没有。
克制下更凸显这场战争的残酷,一声爆炸后,很多人就这样没了。
诺兰没有拔高战争中所谓的英雄,只是平淡述说参与这场战争的军人,还有包括月光石号船长和他儿子那样的平民。
为了活命,有些人贡献了自私;有些人贡献了无私,如飞行员法瑞尔放弃返航,如月光石号船长,这就是真实如斯的人性。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有一样的高度。
月光石号船在去敦刻尔克的路遇到一艘沉没的扫雷舰,救下了唯一的生还者。这个人哆哆嗦嗦,完全不能说话了。他得了“炮弹恐惧症”不仅贪生怕死还失手杀了无辜的少年。老船长的儿子问:“爸爸,他是懦夫么?”
“不,不是。”船长这样回答。
就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人是矛盾、复杂的。片中开头一个法国兵为了活命乔装成为英国兵,他是懦夫吗?他在后来船被鱼雷打中的时候,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拼死打开了门救了很多英国兵。
诺兰刻画的这些小人物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要骨架,不需要煽情,真实就是最好的煽情。
很多人说,一场撤退能有什么意义?
我想说的是,正因为这看起来失败的撤退,比打赢一场重要的战役更有意义。因为他保留了东山再起的本钱。
剩者为王而不是胜者为王。
战争的胜负,一项事业的成败不是简单用短期的输赢来奠定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衡量。对于当下而言,很多时候先活下去比什么都要来得重要。
因为活下去,才有重新PK的本钱。(完)
作者:丰言君
为你提供解决方案的金融职场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