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患湿疹,苦瘙痒不得释手、皮破水渍、抓痕累累,这些医案可以借鉴
2018-03-17 01:05  浏览:198

湿疹案

李某,男,35岁。患湿疹,头身泛起瘄蕾,红如花瓣,苦瘙痒不得释手,皮破水渍,抓痕累累,伴低热恶寒。舌苔白略腻,脉浮。证属风寒客于营卫之间,郁而蕴湿,外发为瘄。

治当发汗祛风,兼以渗湿。

麻黄9克连翘9克 杏仁9克桑白皮9克苦参9克赤小豆30克木通9克大枣7枚炙甘草3克二剂。药后温覆,汗出较多,头身瘄疹随之而消。


51岁。右下眼睑起红色小丘疼及水泡,渗液且奇痒,迄今二年多。

治法:清热祛湿化痰,药用法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黄柏、黄芩、苍术等。治疗21天而痊愈。

邓某,78岁

一、二年来常起皮肤湿疹,近三月更甚,以四肢较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发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便正常,脉沉弦细数,舌质正常,中心白黄苔腻。属脾湿化热,兼血燥生风。治宜养血清热,祛风除湿。

处方:

归尾一钱五分赤芍二钱干生地三钱川芎一钱五分丹皮二钱 何首乌三钱 胡麻仁五钱 (微炒)白蒺藜三钱黄柏二钱苦参二钱蝉蜕一钱蛇蜕一钱 (微煅为末冲服)红花一钱服十剂,每天一剂。

二诊:

服药后湿疹见退,痒亦减,食欲佳,睡眠尚差,大小便正常,脉象转缓,舌苔见退。原方加丹参二钱 ,续服十剂。

三诊:

疹渐消,痒亦大减,但较前已显著减轻,食欲正常,睡眠尚佳,大小便正常,脉缓,舌质正常无苔。仍本前法加地榆三钱,牛膝二钱,再服五剂。

按:

本例湿疹,以四肢较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热盛生风,风湿搏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用养血、清热、祛风、除湿等法,连服二十余剂,而痒基本消失。

赵某,50岁,男,干部

初诊。

自1947年开始,下肢皮肤起湿疹,痒甚,每年秋后要发一次,经各种治疗未能根除,后来每次发作逐渐向上蔓延。目前颈部亦起湿疹,其形似癣,成片,痒甚,搔后皮肤破溃流黄水,食欲及小便正常,大便经常干燥,平时喜饮酒、嗜厚味,脉缓,左关微弦,舌质正常,苔薄白微腻。由湿热兼风,蕴藏皮下,久则化燥,皮溃风乘,证属风湿,治宜怯风除湿,从阳明、太阴为主。

处方:

升麻五钱粉葛根五钱赤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芷四钱羌活三钱藁本三钱苦参一两白蒺藜五钱白附子五钱姜制天麻五钱胡麻仁一两僵香五钱蝉衣五钱全竭三钱蛇蛾五钱(微煅存性)共为细末,每次饭后服二钱 ,白开水送下。

二诊:

服药后颈部痒疹较轻,但下肢仍痒,以下肢内侧及腹部为显,背部及下肢外侧少见而痒亦轻,食欲、二便正常,脉如前,舌正无苔。原方加减,改散为汤。

处方:赤芍二钱独活二钱归尾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甘草二钱丹皮二钱红花一钱五分地龙二钱藁本二钱苦参三钱蒺藜三钱天麻二钱胡麻仁三钱僵蚕二钱蝉衣一钱全蝎一钱蛇蜕二钱 (焙脆研末另包冲服)服六剂。

三诊:

药后疼痒俱减,食欲、睡眠,二便均正常,脉舌同上,原方化裁。

处方:当归尾二钱赤芍二钱细生地四钱川芎二钱苦参四钱 胡麻仁五钱蒺藜四钱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土茯苓一两 蒲公英一两蝉衣二钱蛇蜕一钱 (焙脆,另包冲服)三剂。

四诊:

状又再减,脉舌无变化,原方再服二剂。另用地肤子一两,黄柏一两,苦参一两,荆芥一两,枯白矾一两,川花椒五钱,共为粗末,分为四包,每次一包,加葱二根熬水温洗。

五诊:

药后病势续减,脉舌无变化,再进汤药三剂后,改服丸药以善其后。原方五倍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三钱重,每日早晚各服一丸。

六诊:

皮疹已基本消失,偶有微痒,食欲、睡眠、二便均正常,脉和缓,舌正无苔。前方加白附子一两 ,羌独活各一两 ,仍为丸剂,继续服用。以后疹消而愈,至今将近三年未发过。 

按:

患者素喜饮酒,并嗜厚味,多年来湿重而下肢常起湿疹,每年秋后发作,历时已久,由下肢渐向周身蔓延,浸淫作痒。乃脾弱生湿,血燥生热,皮肤搔破,风邪乘之,风湿热蕴蓄于皮肤。治以阳明、太阴为主者,因阳明、太阴同主肌肉,用清热祛风化湿之品,使邪有外出之路。由于病久毒深,所以内服及外洗药并施,治疗两月有余,而病始瘥。

本症虽无生命之危,但迁延日久,溃烂过甚,可以成为浸淫疮;若内陷则更伤脏腑,或并发其他疾病,治之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