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激烈情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幻觉|婵琴
2018-03-30 17:46  浏览:227

01

当人的情感一旦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时,她难很看清那一刻的障碍。只会想到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但不会想自己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


这样的情感,不过是借以爱的名义,验应内心的匮乏、虚妄、臆想与自私。所谓的自私,是得理不饶人、蛮横无理、不给自己台阶下,也不给他人台阶下,只顾及那一刻的感受,哪怕让自己颜面扫地。


一个真实而有力量的人,因为对自己、他人都有成熟的认知,在爱的面前,表现出的只有敬重。既不伤人,也不伤己。即便无法圆满,也能做到坦荡祝福。


爱最重要的是引领,而不是毁灭。当我们无法遇到与之匹配的能量时,爱传递出来的只有软弱与纠缠。


因爱流露出的狭隘之感,传递出来的生活一定也是自我纵容、不饶人、自以为是的挑剔、难以让人舒服的语言,这些性格里的缺失,因为自身的不自知,也很容易陷入激烈的情感,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创伤。


若内心无法做到温柔有力,也很难被爱的甘泉滋养。


人的心魔一旦贪婪,就会颠倒很多东西。比如对爱无所节制地消费和索取。最终爱只剩下伤害与怨恨。永远不要借以爱的名义,去满足肉体、纵容心性,最终只会留下空洞与虚妄。


“没有一个纵欲的人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爱如此,物质如此,关系也是如此。人需要对自己保持觉知,觉知可以感知很多真相,避免迷失、盲从与伤害。这一点很重要。


“凡是那些让自己产生情绪的事物,都是值得我们留意的。因为在强烈情绪的背后,是一颗起伏不定的心。”同样,凡是那些让我们感受激烈情感的爱意,都值得警惕,或许对方爱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那一刻,她对爱的执着与幻觉。



02

任何事情,若有依赖,很容易产生愤恨与苦痛。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但我们却不愿意去面对和承认它。


那些经历过巨大伤痛的人,相反更能做到理解、懂得他人的不易,并能传递出内心的温柔。他们更能懂得如何去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人,给予爱的力量。


这个世间,比美貌,有比你更貌美的人;比优秀,有比你更有才华的人;比财富,有你比更富有的人;比爱,有比你更多得到了爱之养分的人;比生活,有比你更懂生活的人……所以,人有什么好骄傲的呢?撕下外在的东西,唯有内在的纯粹、质朴和信念最动人。


我们不必过于执迷一些关系。那些皆是世间缘分与自然规律,给予对方来去自由的权利。始终要感恩对方也曾给过自己一念欢喜。要知道,情感之路途从来漫长而曲折,有些人注定只是此程陪伴,彼程别离,不必留念,也不必感伤。


即便有缘再遇见,也只能给予彼此淡淡的微笑,道一声:幸会。这是培养剔除我执的思维方式之一。


允许一些质疑的存在,它是对自己的肯定或否定、局限性和能力平衡的最好判断,也是自我认识的时机之一。


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需要从智慧的前辈那里吸收经验和知识,也需要将自己所学的分享、供给给需要成长的人。


“真正有生命境界的人,一般来说都不会特别多话,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有哲理、非常有分量;同时,他也不会一下子包揽很多事情做,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别人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请一定多多亲近他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自己的生命境界也会提到提升。”境界的高低,决定了心量的大小。



03


节日的夜晚陪小朋友出门吃饭。对面坐的是一对年轻情侣,安静的吃西餐,也分享自己的食物给彼此,看上去美好而纯粹,让人心生欢喜。出门时,看到天上有圆月。我们离开。


又去买了汤圆和水果。付完水果的钱,才发现刚刚吃饭时,忘了付款,竟然毫无知觉。又回去,走一段长路。服务员不停说感谢。又说,很少遇见这样的人。


人永远不要想着占点小便宜,就如同我们永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自以为可以躲过曾经有意或无意制造的业障。只可惜,依旧有那么多的人,是如此的勇敢,无所畏惧,违背良知,只为满足那一刻的满足。


回家路上,遇见几位披裹红色僧袍的僧人。小朋友说,妈妈,我看到了“阿弥陀佛”。一位小小幼童的思维,有点意思。


“当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孤独的心,都是孤零零的存在,并深刻体会到自己是孤独的人时,我们便可以说自己拥有孤心和圣所。”渡边和子这样解释孤心和圣所的关系。


秋阳·创巴仁波切说,沟通也是布施。但我们必须要小心谨防,以免让我们的沟通变得太霸道,而唯一避免的方法即是学习如何提供空间和敞开的心境。


注意最后的用词:敞开的心境。就沟通而言,敞开是自由,是尊重,更是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