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令人自豪的中国驱逐舰速度,不到十五年造四型神盾舰
2017-09-05 21:13  浏览:262

对于中国海军的驱逐舰而言,过去十五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总共建造了四型神盾舰,分别是051C型、052C型、052D型和055型,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足以让很多国家无法企及。在055驱逐舰开工和下水之后,意味着我国这个舰种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未来新建舰艇的技术状态会更加稳定,只会实施局部性的改进了。

进入世纪之交,有许多国家已经建造和服役非常先进的驱逐舰,比如日本的“金刚”级驱逐舰曾经就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目标。当时比较拿得出手的国产驱逐舰,是051B型驱逐舰独苗“深圳”号,以及两艘052型驱逐舰“哈尔滨”号和“青岛”号。在这个时候,从俄罗斯购买的首批两艘“现代”级驱逐舰已到货。

这些“撑场子”的驱逐舰或多或少都有很大的不足,052型吨位太小,051B型没有区域防空弹,“现代”级驱逐舰的吨位倒是够大,然而是冷战时代的技术,上层建筑零乱,虽号称“航母杀手”,但和“伯克”级驱逐舰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21世纪初,全球一流驱逐舰有了新标准:配备垂直发射系统;安装有相控阵雷达;舰艇布局强调简洁,追求隐身性能;排水量接近或达到万吨,可以容纳更多的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具备优良的远洋航行性能。

在那个时期,中国的驱逐舰不要说达到这些新标准了,就是最基本的拦路虎吨位都没有办法解决掉。21世纪初我国最大的国产驱逐舰“深圳”号排水量为6100吨,比当时已经批量建造的“伯克”IIA型驱逐舰小了足足3000吨。光是吨位,就有一艘中型护卫舰的差距。我国驱逐舰的线型,没有办法摆脱以往冷战时代老式舰艇的影子。没有大吨位驱逐舰的建造使用经验,随便改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使我们拥有了使用满排近8000吨驱逐舰的经验,也使我们在吨位提升方面开始初步的探索。而且在最初,采用的也是比较稳妥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是052C型首舰“兰州”号在2003年4月29日下水。另一方面,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下水的两艘051C型驱逐舰仍然采用“深圳”号驱逐舰的舰体设计。但同之前的国产驱逐舰相比,051C型吨位增加到7300吨,052D型的吨位则增加到7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