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摘胆还是保胆?首先要有“胆识”
2017-09-05 21:15  浏览:352

胆囊有什么功能?如何防治胆囊疾病?胆囊一旦出现疾病,是切除胆囊做“无胆英雄”,还是尽可能地保胆?9月1日,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肝胆专家胡明彦主任医师领衔专家团队举办大型公益义诊活动,向市民普及胆囊健康相关知识。


胆疼还是胃疼?

别傻傻分不清

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内镜微创保胆学术大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外科彭健教授联合全国数十名知名胆道外科权威专家建议,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胆囊健康日”。

9月1日当天,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肝胆专家胡明彦主任医师领衔专家团队走进了深圳中华商务印刷有限公司,为企业职工举办大型公益义诊。

“过去人们对胆囊这个器官不重视,一是不做检查,出了问题还不自知。胆囊疾病的主要表现可为右上腹疼痛,很多人胆囊疼痛以为是胃疼;二是检查后发现问题,但因为没有症状,便不予理会;三是出现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问题,便不管指征一刀切下,忽略了胆囊作为消化器官的重要性以及切除手术可能遗留的问题。”胡明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关于胆囊健康,人们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据胡明彦介绍,胆囊疾病主要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胆囊癌等。较常见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发病率在10-20%。


摘胆还是保胆?

要做个性化评估

一旦胆囊出现结石、息肉等,是切除胆囊做“无胆英雄”还是尽可能地保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绝大部分医生都会选择前者。即便在当下,“保胆取石”在学术界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