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北京天气渐凉,忽大忽小的风中夹杂着少许来自内蒙古的沙土,颇有秋风扫叶的气势。
冷酷的不仅是微风,还有近年来四季如冬的房地产业。
1
话说回来,自去年10月楼市最严调控以来,房地产中介市场一直处于寒冬状态。昔日楼市的辉煌早已不在,紧接着的是房产中介的接连关门。昔时大热的房多多已自断金融部门,房天下正在进行结构调整,而当年用广告夺得半边天的爱屋吉屋目前也已经注销了15家公司之多。
打着互联网+的房产中介好像再也弄不起时代的潮,毕竟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着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2014年,爱屋吉屋自诩为行业颠覆者,仅仅半年多时间便成为了行业独角兽,估值一度超过60亿美元。在那个互联网思维、O2O最狂热的时期,联合创始人邓薇曾自豪的对媒体表示“现在轮到了互联网颠覆房地产行业的时候了。用互联网飞机大炮的方式挑战传统房地产中介的刀耕火种”。
五轮融资,3.5亿美金,几乎打破了房产中介融资的最快速度,它也因此跻身明星公司前列。然而,高节奏地扩张和融资的背后,面对的却是持续的亏损。当蔡明的广告刷遍帝都和魔都的时候,爱屋吉屋却爆出了裁员丑闻,顿时引起坊间一片热议。
那时,爱屋吉屋早已没有出道时那般张狂,甚至连如何活下去都成了举足轻重的战略性问题。
低佣金、高底薪和巨额广告压的爱屋吉屋喘不过气,砍店面、断客源和失诚信更让爱屋吉屋和用户背道而驰。
2
当泡沫被戳破,所谓的互联网房产中介也回到了传统模式。开飞机大炮的互联网人,也不得不重拾刀耕火种的伎俩苟活于世。开线下店、调低底薪、提高佣金,他们和传统房产中介其实也没什么两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