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有多少业障,就要搞多长时间
2018-04-15 16:02  浏览:389

修行不会一蹴而就


好高骛远和急于求成,是学佛过程中两种非常不好的心理。


好高骛远就是不愿意打基础;急于求成,就是学两天就开始怀疑:“怎么还没有结果?是不是真的哦?”


你去翻一翻大德们的传记嘛!当然不要说莲花生大士的传记哈,人家是直接从莲花里面化身,你怎么参考得了?你要去翻那些很朴实的修行人,比如密勒日巴这一类的。


密勒日巴第一次闭关时,被封在一个崖洞中,他放了一盏酥油灯在自己头上以自律,吃饭的时候取下来,打坐修定时又放上去,就这样连续十一个月!而他之前受玛尔巴折磨那些事我们就不说了,说起来都是泪,你们肯定不干。


你们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了几个月就说你没有成就,然后开始怀疑佛法,真是非常幼稚可笑。


也有些人很快就说自己成就了,然后来倾诉他的见地和成就——这就像玩过家家的小孩,玩了一会儿,小女孩就说:“哎呀,我怀孕了,我要怎么带我们的宝宝……”其实她自己才两岁。你只能说他很可爱。


我们要防止好高骛远,以及没有长远心,急于求成。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就,你有多少业障,就要搞多长时间,在这个事上没有绝对的长和短。


有些人就是厉害,那是因为人家没有那些业障啊。比如六祖,他就是一无所住而生其心——搞定!再说其他的就是扯淡了。但你是这样的人吗?你读了一万句“一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不知道在哪里“住”,一住就住进医院了。所以你就只能一是一、二是二,踏踏实实地去修。


没有长远心、好高骛远,是我们佛教徒中常见的两个大毛病,很多人搞了几天或几年就开始怀疑,而怀疑的结果就是懈怠,懈怠的结果就是更不行,更不行就更怀疑,如此恶性循环。


建立和实践正见需要熬炼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不可能一修就马上有什么成果,或者有很多殊妙的境界,乃至开悟,一般都要经历很多心理和生理的熬炼。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很高根器的人其实不会很多。就算你是个很高的根器,生下来以后,媒体都要把你带坏。你看现在这些媒体,打开是些什么东西嘛?“他用3分钱居然换了5万块,你知道他是谁吗?”“三年前你看不起他,如今却比尔康还火,这个明星就是……”你心急火燎点进去了,一看,全都是八百年前棺材里翻出来的旧闻。


还有那些流量明星,粉过去黑过来,动辄就取关。你整天被这些无聊的娱乐信息带着东瞅西看,各种散乱。别人取不取关,关你锤子事啊?


现在这些媒体给你们灌输的东西都他妈无用,让你心里堆满了垃圾!本来是个好根器、一块璞玉,结果这边是取关,那边是流量,这边是小花,那边是鲜肉……重重叠叠堆上去,你就从璞玉蜕变成了一个戳锅漏。


而且在这个堆积的过程中,你其实在实践一种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要及时行乐。这也是一种修行,是流转轮回的修行,越修越矬!


在这样的环境和状况下,如果我们不用佛法的正理来清洗相续,要转变过来真的好困难啊。我们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要一天天变得正常、准确、清晰是很不容易的。你看我们一直都在学习佛法,看书的时候会被感动,不仅自己感动自己,有时也会被别人感动,但你看自己遇到事时是怎样的?嗯?那个时候你的菩提心呢?


我们是个电影公司,将来还有大量的名利场上的事,你看你守不守得住?你不能为了守住而守住,你要告诉自己你是个大乘佛子,你只能守住啊!实际上没有守不守得住的问题,因为守不住你就要堕落,不管你有多牛,赚了多少钱,你最后会忘失这一生的!


这个损失大呀,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几百个亿算锤子,为什么?你用不完的,你要死的嘛。比如给你五百亿美金,你一生怎么把它用完?你说:“可以用完啊,多买几个私人飞机嘛,坦克买下来炸着玩儿嘛!”但你能活多久?即使不停地换肝换肾,把脑子都换了,你也只活得到一两百年嘛,而且目前来说科技还达不到这一步。也就是说你怎么都得死,死了以后咋办呢?灵魂去往何方?


如果在世间欲乐里玩下去,你肯定去往下方,这样有意义吗?其实人的那种快乐,通过大量的金钱堆积来获得的话,到后来就没有用了,因为物质带来的快乐真的很有限,我们所有的快乐都来自心灵,而不是物质。


扭曲的贪心


大家可能会说:“你睁着眼睛说瞎话,你已经拥有了,鲍鱼吃到不想吃了,当然这么说啦。我还没吃过呢,我想啊!”


是的,我承认这个东西,你可能没有经历过。但你干嘛一定要去经历这些呢?第一,你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把鲍鱼当晚餐吃的经历,这个得有福报——你问问那些鲍鱼干吗?人家不干,而且也没有人给你买。第二,你真的吃了、做到以后,会发现实际上也没什么意思。


你必须理智地告诫自己这两点:你不一定做得到,即使做到也没什么意义。大家真的不要去追求这些,一定要去掉酸葡萄心理。


还有,要去掉那种“我一定要达到了再放弃才有意义”的心理。比如很多人会说:“实现之后再放弃,才是真的放弃,没做到的放弃就不叫放弃。”


不是这样的!没做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内心里放弃。当你心里真的产生了菩提心,有空性感受的时候,你一定会放弃的,因为认知力变了。我们通过修菩提心和空性,内心慢慢会产生很强大的认知力,幸福的架构也变了,到那个时候,你真的不会羡慕这些东西,也不是酸葡萄心理了,不然佛法真的是学了没用。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佛法是一个金元宝,世法是铜钱,那是不是你没拿过铜钱,就不能去拿金元宝?当然不是,照样可以拿嘛!而且当你拿到了金元宝,你就不再稀罕铜钱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要铜钱,直接拿金元宝,不是说一定要先拿到铜钱,然后放下再去拿金元宝。富贵过,放弃了富贵,再去追求解脱,这就叫“渐修”;没有富贵过,直接证悟了,这就叫“顿悟”。


解脱比世法更易获得


但我们大部分人都很喜欢渐修,总是说“我要享受了过才说”,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我们内心的快乐机制没有变,还是觉得要拥有各种物质享受、满足了各种虚荣之后,再更进一步才牛。这真的是错误的,这个样子的话,你可能前一步都达不成,后一步更谈不上,你的人生有可能就这样子了。


为什么呢?世法说起来比佛法差很多,但拿起来可能更难。原因是它需要因缘和福报。当然,解脱也需要因缘和福报,但由于你去拿取解脱会发大乘菩提心,并且会祈祷三宝,获得强烈的助缘,从而扩大心力和福报,反而容易拿到。


还有,世俗的因缘很容易被损坏,而依靠三宝的东西是损坏不了的。所以说顿悟反而更加容易成功,你要渐修的话,可能还没“渐”完就玩儿完了。(大家要正确理解我刚才说的“顿悟”和“渐修”的含义哈,不要拿去跟禅宗里面真正的顿悟和渐修比较。)


哪怕你是一个穷人,也可以不要这些,直接去追求解脱,我觉得这种更值得钦佩,真的。我告诉你们,一些富人经历过世间欲乐之后,其实会有很大的麻烦。首先,在经历这些的过程中他要造业;其次,他要放弃起来会很困难;再有,在经历世法的过程中会耗费很多时间,往往等他想放弃的时候已经老了,很多时候是不得不放弃。


比如有些人泡妞泡到后来肾不行了,他当然要放弃哦,不放也得放——但这个叫放弃吗?还有吃鲍鱼吃得不想吃了,那是因为胃口不好了,他那个习气还在的。干嘛我们一定要染上那个习气,再把它放下呢?很多人都在给我说这些东西,这种思维真的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没有得到很多世俗好处之前,可以直接去拿佛法的利益;而且你长期修行下去,一定拿得到!不要羡慕世间这些欲乐、名利、权力。我知道很多人都想拿到这些利欲,然后还要获得解脱——这种可能性真的太小了!反而你铁了心去拿那个金元宝,你是可以拿到的,即使是种下一颗种子,也可以加快发芽的时间,让种子的力量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