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80%的人不知道!脚部的保养比药更重要!学会不用去医院!
2018-04-20 14:13  浏览:205


功能:健脾化湿,统摄血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部位:位于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之间,距心脏反射区正下方一横指。    


主治:发热、炎症、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增强免疫力及抗癌能力等。  


手法:用拇指弯曲,放在相应的位置,按摩5-10分钟,耐受力较大的,可握拳按摩。


脾虚自我检测


1、从口看脾虚


脾开窍于口,人的胃口和脾息息相关,而且在中医理论口与脾的功能和是统一协调的。脾气强则食欲旺盛,想吃东西。


2、从唇四白看脾



唇四白指的是嘴巴周围的皮肤,脾其华在唇四白。嘴唇无光,嘴边黑,生疮,唇炎,证明脾虚。


脾脏保养小方法

食疗方

1、马铃薯


马铃薯能补气健脾,适宜脾虚,食欲差,消化不良者食用。


2、栗子


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者食用。


3、蜂蜜


蜂蜜能补脾缓急,清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肠燥便秘者食用。


小秘方

1、健脾法


每日晨起和入睡时,可躺在床上做仰卧起坐运动,每日20~40次。老人宜双手摩腹,取仰卧睡姿,以肚脐为中心,手掌旋转按摩20次。散步也能养脾健胃,可使食欲增加、气血畅通。


2、温脾法


贪食冷食,容易脾胃积冷,引起消化不良,可采用热敷法,温脾有效。取食盐100克,上火炒热,装入较厚布袋,放在腹部,即可温脾散寒,消止腹痛。


拓展小知识


温馨提示

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应适当吃点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薯等。早上7-9时,喝点小米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