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被认为是相对的。与文化相对、与环境相对、与个人的特殊需求相对。
“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上似乎对就是错,错就是对。结果社会和文化的基础在我们脚下崩溃,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走入了迷途。我们不再建立在对错分明的坚实基础上。我们国家的道德基础从前来自信仰神和遵守他的道。”(格雷戈劳里,收获事工)
道德规范曾是美国的主要根基。尽管有人歪曲历史,说美国建立在“从宗教中解脱出来”的基本原则上,但史实是美国建立在著名的“宗教自由”这个宗教表达的权利之上。
一个简短的历史课会揭示出在我们的宪法中没有“从宗教中解脱”这个概念,连隐含的意思都没有。我们的开国先驱向神作公开和封闭式祷告时,引用了成千上万条《圣经》经文,并公开宣布他们撰写这个伟大国家的律法时应用了0000十诫0000。事实上,当他们阅读0000《圣经》0000、引用经文演讲、站在一起祷告时,他们就站在这片政土上。
如果我们的国家建立在“从宗教脱离出来”的原则上,开国先驱就不会在这片政土上公开信仰他们的宗教。关于《圣经》、神、和建立在基督教教义之上的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有超过四千五百条记录下来的开国先驱们所做的公开引证。领导人站在国有土地上发表了这些声明。
历史绝对证明这个国家的创立者和宪法的撰写人从未相信过“从宗教中解脱出来”,也从未压抑在政土上有关宗教属性的自由言论。我们相信这一对历史的歪曲与广泛衰退的道德规范相互关联。
道德规范是这个伟大国家的基础。但是,道德不是相对的——它建立在绝对的
《圣经》真理的权威之上。如同我们要接受二十一世纪的技术文明一样实实在在,这个国家和它的道德支柱建立在基督教教义上。
“最后,别忘了我们血统中宗教的特征。我们的前辈是被基督教崇高的敬意带到这里来的。他们藉着它的光亮长途跋涉,在对它的期望中辛勤耕耘。他们寻求把这个教义跟社会的基础组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国名的、的或文学的机构散播它的影响。”(丹尼韦伯斯特)
道德规范是巴纳调查团体2001年做的一项全国调查的中心。调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的成人“主要依靠宗教原则和教义或者《圣经》内容作出道德的选择。”
也许你会被要求误导顾客。也许你会被要求向客户撒谎,或者冒着做出劣质产品的风险走捷径。
当上司要求你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时,你将处于两难境地:顺从地去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你将成为共谋者;越级或对外举报,你可能会面临报复。
但是,在不威胁到你的职位或工作关系的情况下,你依然可以表达你的顾虑。在提出异议之前,或许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从你的上司开始
首先,你应该确保理解上司究竟要求你做什么,排除误解。
向上司解释为什么他或她的要求会使你不安。如果可能,还可以列出这一要求可能违反的公司规定。
赛维尔大学辛塔斯商务道德学院院长保罗·菲欧雷利(Paul Fiorelli)建议,你可以选择使用直白的语言。比如:“你要我做这件事,但如果我这么做,会违反我们的这条规定。你不是在要求我这么做吧?”
很多情况下,也许上司本没有意识到他或她的要求是不道德的。列出具体的反对理由,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要求的不合情理之处;或者,你就证实了他们确实在要求你做你不情愿做的事情。
无论如何,如果你能提出一个更合乎道德且有近似效果的备选方案,就有可能解决问题。
如果事情明白无误,你的上司的确想要你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或者你感到很难和上司谈这件事,那么接下来采取什么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公司。
向上投诉
在大公司里,可能有专人负责处理来自类似你这种情况的员工的投诉。可能是合规部门主管、法律顾问、审计员,或者人力资源部。也可能是比你的上司高一两级的主管。
当心:你的顶头上司可能会很不高兴(稍后我们将讨论被打击报复的风险)。
你可能还要考虑考虑:如果我投诉了,会有人在意吗?情况会改变吗?如果你认定主管部门会将你的投诉隐而不宣,你也许就不值得承担内部投诉所招致的风险。
南加州大学教授布莱恩·斯迪克莱瑟(Bryan Stikeleather)说:“任何时候只要公司高层从一个不当行为中获得经济利益,他们可能就会宁愿不闻不问。”斯迪克莱瑟在举报行为的经济动机方面有研究。
有些公司会出资激励员工揭发不当行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当真想改正。但斯迪克莱瑟指出,这类金钱上的奖励可能会减少员工举报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奖励会使检举揭发变得不像是一种道德义务,从而减弱举报者的责任感。
如果内部举报不可行,或者你在一个小公司,除了你的上司之外,没有人受理你的投诉,你可能就只能尝试本公司以外的渠道,和或媒体联系。“道德与合规行动”(Ethics and Compliance Initiative)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夏·哈耐德(Patricia Harned)说,多数人只有在用尽内部手段无果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这条路。
考虑风险
嘴上说“做正确的事”,果断拒绝一切不合道德的要求很容易。但在现实中,做一个决定往往复杂得多,而且你可能会面临非常真实的风险。
“道德与合规行动”发起的2016年“全国商业伦理”调查显示,美国53%曾经举报过公司不当行为的员工称他们遭受过某些形式的报复,包括收到较差的绩效考评,或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
退一万步说,检举揭发也是有社交成本的。有些举报者发现,公司员工喝酒聊天时不再邀请他们参加,有人在走廊上受到冷遇。
“对一些人来说是检举揭发的英雄,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就是告密的小人,”斯迪克莱瑟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玛丽-亨特·麦克唐耐尔(Mary-Hunter McDonnell)说,在她为了学术研究而采访过的重大问题举报者中,至少有一人感到后悔。“他说,如果可以重来,他不会那么做,因为这彻底毁了他的社交生活,”麦克唐耐尔说,“他以前被邀请加入一些慈善行动,后来不再被邀请了。工作中,他曾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社交圈;如今,他已基本上被自己的社交圈拒之门外。”
如果一切无济于事,离职
没有人希望走到这一步;如果你需要钱,这一建议也并不现实。但如果你可以找到下家,这也许是离职的好理由。
你甚至还可以试试最后一次表达坚定的拒绝,作为最后通牒。
“如果一件事不符合你的道德观,你只能说不。没有人能强迫你做某事,”麦克唐耐尔说。“最糟的结果是你被辞退。但是如果一份工作要求你践踏自己的道德准则,你也实在没办法继续干下去。”